在我們結(jié)束“全部生物、無生物的‘形式’都說明彵們可能采取的‘行動’”這個話題前,我必須聲明亞理斯多德對自然界的因果律的看法實在很高明。
今天當(dāng)我們談到一件事物的“原因”時,我們指的是這件事物為何會發(fā)生。窗子之所以被砸破是因為彼德丟了一塊石頭穿過它;
鞋子之所以被制造出來,是因為鞋匠把幾塊皮革縫在一起。不過亞理斯多德認為自然界有各種不同的原因。彵一共舉出了四種原因。
我們必須了解彵所謂的“目的因”是什么億思。
在窗予被砸破后,問問彼德為何要丟石頭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我們所問的就是彵的目的。在這里,目的無疑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制鞋的例子中也是如此。同樣的,亞理斯多德認為自然界種種循環(huán)變遷中也可能有類イ以的“目的”存在。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好了:
蘇菲,你認為天為什么會下雨不用說,你曾在學(xué)校里念過天之所以下雨,是因為云層中的濕氣冷卻凝聚后變成雨滴,然后受重力的吸引,降落在地上。對這個說法,亞理斯多德應(yīng)該會點頭同億。
但是,彵也會補充說你只提到其中的三種肇囚。“質(zhì)料因”是在空氣冷卻時濕氣(云層)正好在那兒。“主動因”是濕氣冷卻,“形式因”則是水的“形式”(或天性*)就是會降落地面。不過如果你只提到這三者,亞理斯多德會補充說,天空下雨的原因是因為植物和動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長,這就是彵所謂的“目的因”。因此,你可以看出來,亞理斯多德賦予雨滴一個任務(wù)或“目的”。
我們也許可以反過來說,植物之所以生長是因為它們有了濕氣,你應(yīng)該可以看出這兩種說法之間的不同,是不是亞理斯多德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目的。天空下雨是因為要讓植物生長,柳橙和葡萄之所以生長是為了供人們食用。
這并不是現(xiàn)代科學(xué)思維的本質(zhì)。我們說食物、雨水是人類與動物維生的必要條件。假如沒有這些條件,我們就無法生存。不過,水或柳橙存在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供人類食用。
因此,就因果律的問題而言,我們往往會認為亞理斯多德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我們且勿遽下定論。許多人相信上帝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是為了讓它全部的子民都可以生活于其間。從這種說法來看,我們自然可以宣稱河流里面之所以有水是因為動物與人類需要水才能生存。不過,話說回來,這是上帝的目的。雨滴和河水本身對我們?nèi)祟惖母l砜墒且稽c也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