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甲直播免费观看直播在线_丰满的继牳3中文字幕系列免费_久久婷婷激情精品综合_有码 无码 中文字幕 丝袜_国内外成人激情视频_亚洲乱码中文字幕234_韩国理论福利片午夜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精油按摩_日本韩国欧美三级在线_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知ing

三國志(白話文版)

陳壽 裴松之 著 /

神秘師兄 上傳

 ?。ǘ盼?、周群傳、杜瓊傳、許慈傳、孟光傳、來敏傳、尹默傳、李譔傳、譙周傳、郤正傳)
  杜微傳,杜微,字國輔,梓潼郡涪縣人。他年少時在廣漢人任安門下學習 。
  劉璋征召他為從事,因病而去官。待劉備平定蜀地,杜微常常裝作耳聾,在家中不出來。
  建興二年(224),丞相諸葛亮兼任益州牧,選拔迎納和任職委官都是有德望的故老,以秦宓為州別駕,王梁為功曹,杜微為主簿。杜微堅辭不就,最后用車子把他拉來。來到官府后,諸葛亮考慮到杜微耳聾聽不到人講話,于是在座上用筆與他交 談:“悅服地聽到您的品行,渴望見到您已有很長時間了,只因清、濁分流,故無緣面見請教。王元泰、李伯仁、王文儀、楊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寶等,常常贊嘆您的高尚志趣,一直未能見面。我才疏學淺,管領益州,德薄而任重,為此深深憂慮。后主年方十八,天性仁厚聰敏,愛惜德行之人,禮待賢良之士。天下人都想望漢室重興,我想與您一道順應天意民心,輔佐英明主上,以建創(chuàng)復興漢室功業(yè),讓勛績垂載史冊。只因常言道賢者與愚者不能一起共事,故此您自動隔絕與政治聯(lián)系,獨守勤勞之身,不圖屈身于人而已。”杜微自稱年老多病乞求歸返家國,諸葛亮又致信于他說:“曹丕弒君篡位,自立為帝,這就像土塑的龍、草扎的狗一樣徒有其名。正打算與各位賢士聲張正義之道,討滅這種邪惡偽詭之徒。而您卻沒有對我作任何指示教誨,便想請求退歸山野。曹丕又極力征召勞役,準備進攻吳、楚之地。現(xiàn)在考慮到曹丕境內(nèi)多事,故打算守住邊境致力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積貨蓄財,同時治理兵甲,等待他受到挫折之時,然后出兵討伐,這樣可以收到兵不戰(zhàn)、民不勞而平定天下之功。您只需以自己的德行與名望輔助朝廷,不讓您負軍事之責,何必匆匆忙忙地請求歸去呢?”諸葛亮對杜微的敬重就是這樣。于是任命杜微為諫議大夫,以順從他的志向。
  周群傳,周群,字仲直,巴西郡閬中人。他的父親周舒,字叔布,年少時從廣漢人楊厚學習 術(shù)數(shù),名望僅次于董扶、任安。多次受到征召,但他始終不應。
  當時有人問周舒:“《春秋讖》有言‘代漢者,當涂高’,這是什么意思?”周舒說:“‘當涂高’,即魏國?!编l(xiāng)中學者私下傳播他的言論。周群從小就學于父親,專心于占驗天算之術(shù)。他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樓,家中富裕,故養(yǎng)蓄很多奴仆,常令家奴輪流在樓上值班,觀看天色災變。剛一發(fā)現(xiàn)云氣,值班者即告知周群,周群馬上親自上樓觀看,不論早晚日夜。所以凡有氣候變異,周群都能親眼觀視,由是他的預言往往得到應驗。益州牧劉璋,征召周群為師友從事。劉備平定蜀地,請他代理儒林校尉。劉備打算與曹操爭奪漢中,詢問周群,周群回答說:“能得其地,但不得其民;如果分兵出征,一定不利,務必警惕慎重!”當時州后部司馬蜀郡人張裕也通曉占候之術(shù),而且才干超過周群,他勸諫劉備說:“千萬不能爭漢中,出軍一定不利。”后來劉備不采納張裕的意見,結(jié)果確實得到了漢中之地沒有得到那里的百姓,派出的將軍吳蘭、雷銅等人進軍武都,都死在那里未能生還,一切都如周群所料。于是周群被舉薦為茂才。張裕還私下對人說過:“庚子之年,天下當改朝換代,劉氏王朝國祚到了盡頭。主公取得益州,九年之后,在壬寅、癸卯之間一定會失去它。”有人將此話密報劉備。
  起初,劉備與劉璋在涪縣會見時,張裕為劉璋的從事,陪同在座。張裕胡 須很多,劉備開玩笑說:“過去我住在涿縣時,那里姓毛的特別多,東西南北都是毛,涿縣縣令于是說‘諸毛環(huán)繞涿縣而居呵’!”張裕當即回言:“過去有個人作上黨 郡潞縣縣長,轉(zhuǎn)升為涿縣縣令,辭官回家后,當時有人給他寫信,想署稱他潞長則失其涿令,想署稱他涿令則失其潞長,于是題稱為‘潞涿君’。”劉備無須,故此張裕以此反譏。劉備常懷恨張裕出言不遜,加上忿恨他泄漏天機,于是宣布張裕勸諫爭奪漢中一事不得應驗,將他投進監(jiān)獄,打算殺掉他。諸葛亮上表請求寬恕張裕罪過,劉備回答說:“芳草、蘭花叢生門庭,不得不鏟除?!睆堅S谑潜粴壥谑小:髞聿芪毫?、劉備之死,都與張裕所說的時間相合。張裕還善于相面術(shù),每舉鏡看自己面相,自知將來受刑而死,于是常將鏡子摔在地上。周群死后,他的兒子周巨頗能繼承他的占驗之術(shù)。
  杜瓊傳,杜瓊,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他年少時從任安學習 ,精究任氏術(shù)技。劉璋時期被征召為州從事。
  劉備平定益州,兼任益州牧,任命杜瓊為州議曹從事。后主劉禪繼位,杜瓊被任為諫議大夫,升為左中郎將、大鴻臚、太常。杜瓊為人性格靜默少語,常閉門自守,不問世事。蔣琬、費祎等都很器重他。杜瓊雖說學問精深,當初他從不對天象的吉兇發(fā)表什么評說。后輩儒家學者如譙周常向他求教術(shù)數(shù)的道理,杜瓊回答說:“想要明白這種方術(shù)很難,須得自己親身觀察,僅看事物的外表,不能令人相信。早晚日夜地勞苦,然后才能知其底細,但又擔心泄漏天機,所以不如不知。故此我不再觀察天象了?!弊S周借機問他:“過去周徵君認為‘當涂高’是指魏,他說的理由何在?”杜瓊回答說:“魏,宮殿大門的意思,臨道高高而矗,這是圣人取其象征之意而言?!彼址磫栕S周說:“難道有什么怪異之處嗎?”譙周說:“不知道?!倍怒傆终f:“古代的官職都不命名為‘曹’;自漢代起始,官職名稱都叫‘曹’,吏的名稱為‘屬曹’,卒的名稱為‘侍曹’,這豈非天意啊?!倍怒偦畹桨耸鄽q,延熙十三年(250)去世。
  他平生著有《韓詩章句》十多萬字,但不將其學問傳教兒子們,故其家學無傳業(yè)之人。譙周根據(jù)杜瓊的話,于是觸類旁通而光大自己的說法:“《春秋傳》記載晉穆侯給太子取名叫‘仇’,仇的弟弟叫‘成師’。師服說:‘國君給兒子起名也真奇怪,好的配偶叫‘妃’,不好的配偶叫‘仇’,如今晉侯叫太子名‘仇’,仇的弟弟叫‘成師’,這兆示著要發(fā)生國亂,做哥哥的不是要被廢了嗎?’后來果然如師服所言。后來漢靈帝的兩個兒子叫‘史侯’、‘董侯’,二子先后即位后,都被降免為諸侯,與師服所言極為類似。先主諱‘備’,其字訓釋為‘具’,后主諱‘禪’,其字訓釋為‘授’,如同說劉氏已具備了,應當授與他人。這要比晉穆侯、漢靈帝給兒子取的名字還要不祥。”后來宦官黃皓弄權(quán)宮中,景耀五年(262),宮中大樹無故自己折斷,譙周由此深為憂慮,苦于無人可與交 談,于是在柱子上寫道:“眾而大,期之會;具而授,若何復?”其意是說曹的意思是“眾”,魏的意思是“大”,眾而且大,天下之人就當聚會一處,具備而轉(zhuǎn)授,怎么還會有立國為皇呢?蜀國滅亡后,都以為譙周的話得到應驗。譙周說:“這雖說是我自己推論尋思的,然而這種推斷有所本因,是從杜瓊的說法出發(fā)衍化光大而來的,并無神秘的靈感和超異常人的地方?!?br/>  許慈傳,許慈,字仁篤,南陽人。他從師于劉熙,精通鄭玄的經(jīng)學,鉆研《周易》、《尚書》、《三禮》、《毛詩》、《論語》。建安年間,他與許靖等一道由交 州到達蜀地。當時還有魏郡人胡 潛,字公興,不知道他怎樣來到益州。胡 潛雖說學問并不淵博,然而他卓然出眾強記過人,舉凡祖宗制度禮儀、喪紀五服規(guī)程,他都了如指掌,舉手即得。劉備平定蜀地,其地方歷經(jīng)喪亂破壞,學問之事久廢不舉,于是聚集法典圖籍,淘汰各家學說,許慈、胡 潛同為學士,與孟光、來敏等一起掌典文獻古籍。當時正是百業(yè)草創(chuàng)之際,動輒就引發(fā)不少疑議,許慈、胡 潛互相爭勝攻擊,忿爭毀謗,聲色俱厲,兩人之間書籍從不互通有無,有時還尋釁廝打,以此震懾對方。他們夸耀自己貶抑他人,以至達到如此程度。劉備憐惜他們?nèi)绱饲樾?,于是會集百官,讓演員假扮他們二人模樣,仿效他們相互控告對方的情形,飲酒奏樂,以此演出來開心,起初各自據(jù)理爭辯詰難,最后則刀杖相攻,想借此演出情景來感悟他們。胡 潛去世在先,許慈在后主劉禪時期逐漸升至大長秋后才去世。
  他的兒子許勛承傳他的事業(yè),也作了博士。
  孟光傳,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漢代太尉孟郁同族后人,漢靈帝末年官為講部吏。漢獻帝遷都長安,孟光于是逃避蜀地,劉焉父子以賓客之禮接納了他。孟光博物知古,無書不讀,尤其專心致志于《史記》、《漢書》、《東觀漢記》這三部歷史,熟悉漢代典章制度名物掌故。孟光喜歡鉆研《公羊春秋》而譏刺左丘明,常常與來敏就此二傳內(nèi)容爭論不休,孟光常大聲強爭。劉備平定益州,任命孟光為議郎,與許慈一同掌典禮法制度。后主劉禪繼位后,孟光為符節(jié)令、屯騎校尉、長樂少府,升為大司農(nóng)。
  延熙九年(246)秋,頒行大赦令,孟光當眾責問大將軍費祎說:“所謂大赦,是偏枯之物,并不是賢明之世所應該施行的。敝衰窮極之世,萬不得已之時,然后才可暫且施行一下而已。如今主上仁慈賢明,百官各適其位,有什么旦夕之危、倒懸之急,而多次施行這種非常的恩典,以此來惠顧那些奸邪作惡之人呢?況且如今盜賊猖獗,而原宥那些有罪之人,這樣作上犯天時,下違人心。老夫已是朽腐之人,不明達治國的根本,但私下認為此法難以維持長久,豈是人們瞻仰其高美、企望其明德之人所為?”費祎只是恭敬地道歉而已。孟光對時弊的指責,大多都是這樣,故此執(zhí)政的重臣們,心里都不喜歡他,而他的爵位也得不到升遷,每當直言時他無所顧忌,被當時的人所怨恨。太常廣漢人鐔承、光祿勛河東人裴亻雋等,年齡、資歷都在孟光之后,但卻登居孟光之上的高官之位,其原因即在此處。后輩文士秘書郎谷阝正多次咨訪孟光。孟光問谷阝正太子學習 攻讀的什么書以及他的性情好尚如何,谷阝正回答說:“虔誠恭敬地侍奉雙親,早晚從不馬虎,有古代世子的風范;接待文武百官,一舉一動都依據(jù)仁恕之道?!泵瞎庹f:“像您所說的東西,是普通的人家都具有的,我現(xiàn)在所問的,是想知道他的權(quán)變謀略智慮氣度怎樣?!惫融庹f:“作為世子的處世原則,在于繼承君父的志向,使雙親歡娛,既不能有所妄自行動,又必須將智慧與氣度深藏不露,權(quán)變謀略只能在適當?shù)臅r候發(fā)揮出來,此類東西的有無,怎能預先準備呢?”孟光明白谷阝正慎重得宜,不是隨便亂講,于是說:“我好講直話,無所顧忌,每每彈劾揭露利弊,為人們所怨恨厭惡,我心里明白您也不太喜歡聽我的話,但我的話有道理。如今天下未定,智謀是最重要的東西,智謀雖然來自天性,但也可以通過努力而獲得。這就是為什么世子讀書,不能仿效我們那樣去盡力增添知識以備咨詢、像博士那樣深入研究策問講習 去求取爵位的原因。而應當獲求最重要的東西?!惫融庹龢O為同意孟光的觀點。后來孟光因它事被免官,年九十余歲去世。
  來敏傳,來敏,字敬達,義陽新野人,來歙的后人。他的父親來艷,是漢朝的司空。漢末大亂,來敏跟隨姐姐投奔到荊州,他的姐夫黃琬是劉璋祖母的侄兒,所以劉璋派人接來黃琬的妻子,來敏于是隨從姐姐進入蜀地,常常作劉璋的賓客。來敏涉獵書籍,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倉頡篇》、《爾雅》的訓詁學,喜好校正古籍文字。劉備平定益州,讓來敏代理典學校尉,及至冊立太子,又任他為家令。后主劉禪繼位,來敏為虎賁中郎將。丞相諸葛亮駐守漢中,請來敏前往為軍祭酒、輔軍將軍,因過失而被罷免。諸葛亮去世后,來敏返還成都任大長秋,再次被罷免。后又逐漸升遷為光祿大夫,又因過錯而被免職。他前后多次被貶削,都怪他說話毫無節(jié)制,舉止違反常理。當時孟光也因為不慎重保守機密,不合時議論朝政,然而比來敏還要厲害。只因二人都是宿儒學士而被人見重。來敏出身于荊楚名族,又是東宮的老臣,受到特別優(yōu)待,所以被罷免后還能再次起用。后來又讓來敏作執(zhí)慎將軍,是想要用責任重大的官職讓他自己警誡約束自己。景耀年間,來敏九十七歲去世。他的兒子來忠,同樣博覽經(jīng)學,頗有來敏的風范,與尚書向充等都能協(xié)助大將軍姜維。姜維很賞識他,用他作參軍。
  尹默傳,尹默,字思潛,梓潼郡涪縣人。益州地區(qū)的學者都崇尚今文經(jīng)學而不喜歡章句之學的古文經(jīng)學,尹默知道他們的學問不淵博,于是遠游到荊州地區(qū),師從司馬德操、宋仲子等學習 古文經(jīng)學。他對諸經(jīng)史都很精通,又專心探研左氏《春秋》,自劉歆條例而下經(jīng)鄭玄、賈逵父子、陳元、服虔的注解,他都誦述講解,不須參看書本。劉備平定益州,兼作益州牧,任命尹默為勸學從事。及至冊立太子,以尹默為仆,讓他用《春秋左氏傳》教授后主。后主劉禪繼位后,任命尹默為諫議大夫。丞相諸葛亮駐守漢中,請他前往為軍祭酒。諸葛亮去世后,尹默回到成都,被任為太中大夫,去世后,其子尹宗繼承他的學業(yè),為博士。紅潮網(wǎng)
  李譔傳,李譔,字欽仲,梓潼郡涪縣人。李譔的父親李仁,字德賢,與同縣人尹默一起遠游到荊州,師從司馬徽、宋忠等學習 。李譔完全繼承了其父學業(yè),又從尹默學習 經(jīng)義名理,五經(jīng)、諸子之學,他無不廣泛瀏覽,加之他博好技藝,算術(shù)、卜數(shù)、醫(yī)藥、弓弩、機械器具,他都認真探研。李讠巽起始為州書佐、尚書令史。
  延熙元年(238),后主劉禪冊立太子,以李讠巽為庶子,升任為仆,后調(diào)任為中散大夫、右中郎將,仍伺候太子。太子因為他知識廣博,故十分喜歡他。然而李譔為人輕佻,喜歡嘲弄戲耍人,故此人們不敬重他。李讠巽平生著有古文《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春秋傳》、《太玄》諸書的《指歸》,都以賈逵、馬融之說為準則,而異于鄭玄之說。他與王肅相隔較遠,故王肅起初沒有看到他的著述,然而他們的見解頗多相同之處。李讠巽于景耀年間去世。
  當時還有漢中人陳術(shù),字申伯,也博學多聞,著有《釋問》七篇、《益部耆舊傳》和《益部耆舊志》,曾歷任三個郡的太守。
  譙周傳,譙周,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國人。他的父親譙山并,字榮始,研究《尚書》,兼通諸經(jīng)書和河圖讖緯。州郡征召他,他都不理睬,州里到他家里任請他為師友從事。譙周幼年喪父,與母親、哥哥一起生活。成人 后,酷愛古籍,篤志好學,家里雖然貧困但他從不留心治理產(chǎn)業(yè),誦讀典籍,欣然自樂會心而笑,廢寢忘食。他精研《六經(jīng)》,尤其擅長草寫書札。他十分熟悉天文,但對此不怎么留意;不太喜愛諸子文章,故不遍視閱覽。他身高八尺,衣著外表簡樸,本性誠實無矯飾,雖然沒有隨機而發(fā)的應變辯論的口才,但卻很淵博聰明內(nèi)心反應敏捷。建興年間,丞相諸葛亮兼任益州牧,任用譙周為勸學從事。諸葛亮死于魏國境內(nèi)的軍營中,譙周在家聽到消息后,馬上前往奔喪。不久便有詔書禁止人們奔喪,只因譙周動身迅速行走很快才得以到達。大將軍蔣琬兼任刺史,升譙周為典學從事,主管州中學者。后主劉禪立太子,以譙周任仆,后調(diào)任為家令。當時后主常常外出游玩,增加供奉音樂的人數(shù)。譙周上疏進諫:“過去王莽敗亡,群雄四起,占州據(jù)郡,均想篡國,于是賢才智士選擇歸附自己所仰望之人,未必看其人的勢力和地盤的大小,只看他的德行的厚??;所以當時的更始帝劉玄、公孫述及其他擁有大批軍隊的人,多已占有廣大的土地。然后他們都放縱情 欲,而不修德施仁,游獵吃喝,而不憐惜民物。
  世祖光武帝劉秀剛進入河北,馮異等便勸他說:‘應該做別人做不到的事。’于是認真審理冤獄,節(jié)儉飲食費用,行事遵守法度,故此北州百姓贊頌他,聲譽傳播四方。由是鄧 禹自南陽來歸附光武帝,吳漢、寇恂沒有見過他,聞聽到他的德行,便用計策獲得漁陽、上谷,以騎兵前往廣阿迎接光武帝。其余聞風仰慕世祖風采德行前往歸附的還有邳肜、耿純、劉植等人,甚至抱病帶著棺木者、身背嬰孩者,都不可勝數(shù),故此光武能由弱小而強大,殺王郎、吞并銅馬軍、挫敗赤眉軍,而建成帝王大業(yè)。進入洛陽后,曾要微服外出,車馬已駕好,銚期進諫說:‘天下尚未安定,我的確不愿您常常便服出行。’光武當即命令把車趕回去。
  征伐隗囂時,潁川的強人起來造**,世祖回到洛陽,只派寇恂前往平亂,寇恂說:‘潁川人知道你遠征,故此那些奸猾者起來反叛,他們不知道您已回到洛陽,恐怕不會馬上歸降。陛下親自率軍前往,潁川賊人們必定會馬上投降?!馕溆谑乔巴鶟}川,其結(jié)果正如寇恂所言。所以他不是什么緊要的事,想要微服外出也不敢,至于緊要的事情,想要安靜下來也不行,所以帝王想要修養(yǎng)道德都是這樣做!因此《易傳》有言:‘百姓不是白白地來依附?!湃说拇_將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如今漢室遭受厄運,天下三分鼎立,正是英雄智士渴盼明主的時候。陛下天性至孝,居喪超過三年,每每談及還要流淚,就是曾參、閔子虔也不及您。禮敬賢士任用賢才,使其各盡所能,治理國家超過成、康之世。所以國內(nèi)團 結(jié)統(tǒng)一,官民協(xié)力齊心,其功德不是我所能說盡的。但為臣對您還有更大的愿望,希望您干出他人干不到的事。拉拽重大的東西,擔心的是力量太少;克服巨大的困難,擔心的是好辦法不多。承祀宗廟之人,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福..,而是要教化百姓順從天意。至于四季的祭祀,有時沒有親自前往;而池苑游覽,卻常微行出入,為臣雖然愚劣,內(nèi)心極感不安。心有憂慮身負重責的人,沒有閑暇去尋求歡樂,先帝的遺愿祖上的功業(yè)沒有完成,確實不到享樂的時候,惟愿陛下減少樂官,減去后宮的增添設置,只應維護先帝在世時的規(guī)模,以行動來教育子孫節(jié)儉?!庇谑亲S周被調(diào)任中散大夫,仍侍奉太子。當時軍隊頻頻出戰(zhàn),百姓勞苦不堪,譙周與尚書令陳祗討論此事的利弊,退朝后寫成文章,名為《仇國論》。文中說:“因余之國是個小國,而肇建之國是個大國,他們一起爭奪天下成為仇敵。因余之國有名高賢卿的人,向伏愚子請教:‘現(xiàn)在國事未定,舉國為之操心,古代有例,弱能勝強,不知采用什么措施?’伏愚子說:‘我聽說,強大且無什么困難的國家常常不作努力,弱小且有困難的國家卻常常想把事情辦好;經(jīng)常松懈不奮發(fā)努力就會發(fā)生動亂,努力把事情辦好則國家太平;這是治國的常規(guī)。所以周文王愛護百姓,以少勝多;越王勾踐撫恤人民,以弱勝強。這就是古人以弱勝強的辦法?!哔t卿說:‘過去項羽強大而劉邦弱小,經(jīng)常爭戰(zhàn),沒有寧息,但項羽與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雙方收兵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張良以為民心穩(wěn)定之后,就難以使他們發(fā)生動搖了,于是派兵追擊項羽,終于將他擊斃,難道一定要按文王的辦法辦嗎?肇建之國正陷入麻煩之中,我乘此機會,攻陷它的邊境,使它更加困頓而最后消滅它?!拮诱f:‘在商、周之際,王侯世代沿襲傳遞,君臣位置歷久不變,人民習慣于這種統(tǒng)治秩序。根深的東西很難拔出來,堅固的東西很難移動開。處于這種歷史時期,就是漢高祖持劍策馬也不能取得天下。當秦國廢除諸侯世襲實行分封郡縣后,百姓不堪勞役,天下分崩離析。有的一年換一個國君,有的一月?lián)Q一個公侯,鳥驚獸駭,不知所從,于是豪強并起紛爭天下,虎裂狼分,行動狠的得到的就多,競爭緩的就被吞并?,F(xiàn)在我們和肇建之國都傳襲王位,并非秦末混亂之世,而是六國爭霸之時,所以可以像周文王那樣,卻不能如漢高祖所為。百姓疲憊勞苦則是動亂的預兆,在上者傲慢在下者暴橫則是土崩瓦解的雛形。諺語說:‘與其數(shù)射而不中,不如看準再拉弓。’所以聰明人不為很小的好處而抬眼,不為似是非是的東西而移腳;時機合適再行動,合于天數(shù)才成功;故此成湯、周武王的軍隊,不必開戰(zhàn)第二次就取得全勝,其成功原因就在于不使人民過于勞苦和審時度勢。如果窮兵黷武,必然造成土崩之勢,倘若遇上危難,即使有智深謀遠之人也沒有辦法。至于變幻無窮,出入無阻,橫渡飛馳,越山跨谷,不用舟楫就可渡過孟津,我乃愚拙之人,實在難于做到?!焙髞碜S周升為光祿大夫,爵位僅次于九卿。譙周雖然不親躬政事,而以儒者的品行受到禮遇,后主劉禪常就國家大事向他咨詢,他則一一引經(jīng)據(jù)典給以答復,而一些求知好奇的后生也向他請教一些疑難問題。
  景耀六年(263)冬,魏國大將軍鄧 艾攻占江 由,長驅(qū)直入。而蜀國本以為敵軍不會馬上攻來,未作守城的準備,等到聽說鄧 艾已進入陰平,百姓慌亂騷動,紛紛逃避山林,嚴禁不止。后主劉禪召集群臣討論對策,無人能想出妙計。有人認為蜀國與吳國,本為友盟,可以投靠吳國;有人認為南中七郡,高山險阻,容易守御,可以南奔。只有譙周認為:“自古以來,沒有寄依別國而作天子的事,現(xiàn)在如果投奔吳國,一定要臣服吳國。而國家的政治和自然界一樣,大的能吞并小的,這是自然規(guī)律。由此可見,魏國能夠吞并吳國,而吳國卻不能吞并魏國,這是很明白的事。與其向小國稱臣,不如向大國稱臣;與其遭受兩次屈辱,不如忍受一次屈辱。再說如果投奔南中,應該早作準備,才能有所憑依?,F(xiàn)在大敵當前,滅亡在即,底下的人心,不能保證沒有壞變,恐怕出發(fā)之日,就會發(fā)生不測之變,還能等到您到南中嗎?”大臣中有人反詰譙周說:“現(xiàn)在鄧 艾不遠了,假如他不接受你的投降怎么辦?”譙周說:“如今東吳還沒有歸附魏國,形勢迫使鄧 艾不得不受降,受降之后不得不禮遇。如果陛下降魏,魏國不封陛下的爵位土地,譙周自當請命親到魏國首都,用古人的道義為您力爭。”眾人沒有誰能駁倒譙周的主張。后主仍在猶豫想奔往南中,譙周上奏說:“有人說陛下因北兵深入我境,有想往南中的打算,為臣為此不安。為什么呢?因為南方是僻遠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平時我們沒有得到他們什么物力人力的供給,他們還想反叛。自從丞相諸葛亮南征,大兵壓境相逼,沒有辦法他們才俯首歸順,自此而后才交 納官稅。我們用來供養(yǎng)軍隊,與他們之間結(jié)有怨仇,故此他們是讓國家發(fā)生災禍的因素?,F(xiàn)在因為無路可走,而想前往依靠他們,恐怕他們再次反叛,這是其一。北方魏軍所來,不僅是奪取蜀地而已,如果我們南奔,他們必然乘我們退敗之勢,隨后窮追,這是其二。如果奔投南方,對外得抵拒魏軍,對內(nèi)則供給衣服車馬,費用增加,又無其他地方可以征收錢財,于是必然更加征耗各少數(shù)民族的財物,加速他們的反叛,這是其三。過去王郎假冒太子在邯鄲稱帝,當時世祖光武帝正在信都,受王郎的威逼,打算放棄信都、和成二郡而返歸關(guān)中。邳肜勸諫他說:‘明公若西還關(guān)中,則邯鄲地區(qū)的人民不肯捐棄自己的父母,背棄城主,而千里之遙為您服務,他們背叛您是必然的。’世祖聽從了他的意見,于是攻破了邯鄲。現(xiàn)在北軍逼進,陛下南行,恐怕邳肜當年所言要在今天應驗了吧,這是其四。愿陛下早日打定主意,歸降魏國可獲封地、爵位,如果南奔,待山窮水盡再向人家投誠,那么災禍就更大了?!兑捉?jīng)》有言:‘亢字的涵義,是指只知道進取而不知道退失,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知道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難道只有圣人如此嗎?’所說的就是圣人知天命而不茍且,此為必然。所以堯、舜因為自己的兒子無德才,知道天命要將天下授與他人,于是就尋找能接受天下的人。兒子雖然不賢,災禍尚無萌芽,而把天下授給上天中意之人,災禍還能產(chǎn)生嗎?!所以微子以紂王庶兄的身份,將自己反綁,嘴中含著玉璧投降周武王,難道他樂意這么做?不得已而已!”于是后主聽從譙周的建議。劉氏沒有受到殺害,蜀國也沒有受到屠戮,都得力于譙周的謀劃。此時晉文王司馬昭為魏國的相國,因為譙周有全蜀歸附的功勞,故封譙周為陽城亭侯。又下詔書征召譙周,譙周動身到漢中,因病不能前往。
  咸熙二年(265)夏,巴郡人文立從洛陽返還蜀地,路過漢中拜見譙周。譙周在談話之間,給文立在木版上寫道:“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典午者說的是司馬,月酉者指八月,至八月司馬昭果然死去。西晉立國后,多次下詔到當?shù)毓俑?,要他們送遣譙周。譙周于是抱病上車前往洛陽,泰始三年(267)才到。因為他的病未愈,被拜任為騎都尉,譙周自己上書陳述自己無功而受封,請求朝廷收還爵位和封地,皇帝并不答允。
  泰始五年(269),我曾作本郡中正,政務完事,請求離官還家,前往與譙周告辭。譙周對我(陳壽)說:“過去孔子壽七十二歲,劉向、揚雄七十一歲去世;今年我已七十歲,或許活不到孔子的壽齡,但活到揚雄、劉向的年齡是完全可能的,恐怕過不了后年,我必定長辭人世了,再也不能相見?!蔽覒岩勺S周是憑術(shù)數(shù)知道這種事,而借此話表示出來。
  泰始六年(270)秋,譙周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因病重而沒有到職。當年冬天譙周去世。他的著述,計有《法訓》、《五經(jīng)論》、《古史考》等書共一百多篇。譙周有三個兒子,譙熙、譙賢和譙同。小兒子譙同喜愛他父親的事業(yè),也具有忠厚質(zhì)樸的德行,曾被舉為孝廉,任為錫縣縣令、東宮洗馬,但對朝廷征召一概不應。
  郤正傳,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師人。祖父郤儉,漢靈帝末年任益州刺史,被盜賊殺害。時逢天下大亂,故此谷阝正父親谷阝揖便留居蜀地。谷阝揖為將軍孟達的營都督,隨孟達投降魏國,作中書令史。郤正原名郤纂。他年少時即父死母嫁,煢煢孑立,但安貧好學,博覽墳、典古籍。
  郤正二十歲就寫出很好的文章,入宮作秘書吏,轉(zhuǎn)調(diào)為令史,升為秘書郎,直到秘書令。郤正秉性淡薄名利,而尤其酷愛文章,自司馬相如、王褒、揚雄、班固、傅毅、張衡、蔡邕之輩的文、賦,到當代的優(yōu)秀書、論,舉凡益州藏有的,他都百般搜求,大都過目誦讀。他在宮中任職,與宦官黃皓相鄰而處,長達三十年之久。黃皓從卑微到顯貴,操弄威權(quán),谷阝正既不被黃皓喜歡,也未引起他的憎恨,所以谷阝正的官位雖未超過六百石,但也沒有遭遇過什么禍患。郤正學習 先輩儒者,借文章來表達自己的胸臆,其文名為《釋譏》,是繼崔馬因《達旨》后的又一篇此類文章。其辭道:“有人規(guī)勸我說:‘從前代的記載得知,事業(yè)與時機相聯(lián)系,名位與功績不可分,然而名位與事業(yè),是前哲首要的事情。所以創(chuàng)制國家的制度規(guī)則,不乘一定的時機是辦不成的;要想聲名流傳后世,沒有功勞是做不到的。名位須有功勞才顯赫,事業(yè)要待時機才成功,身死而名隨之而亡,這是君子引以為恥的事。所以通達知命者探究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鉆研它深奧而微妙的道理,觀察自然的變化,分析社會的興衰。辯才之人游說四方,智慧之人尋機應變,智謀者謀策劃略,武士則奮武揚威,風云際會,千變?nèi)f化,度勢審時,求為世用,小事忍讓而大事顯能,公而忘私,雖有小曲而求大直,最終成就輝煌的事業(yè)。如今天下三國鼎立,陽剛正氣未伸,四海之人,遭受禍難,感嘆道義之淪落,憐憫百姓之顛沛,這正是圣賢拯救百姓、志士建樹功業(yè)的時候。
  你以高超的才干,美好的品行,廣見博聞,留意道術(shù),無遠而不達,無幽而不顯,挺身取命,掌管機密,出入宮廷,為國家之喉舌,朝中為官歷經(jīng)九考而職位不移,有進無退,探究古今真?zhèn)危疾鞎r政得失。雖說你也能不時獻一策、偶爾進一言,盡自己的職責,安慰自己所得的俸祿,但未能竭盡忠心,披肝瀝膽,進獻忠直,拯救百姓,使我輩草鄙之人也能仰知您的大名。何不放慢車速,掉頭轉(zhuǎn)軌,使您的車馬輕松晏然,任意而行??v馬往前,須審定水之深淺而決定渡河的辦法;尋上光明大道前進,播下秋蘭以芳香人間,掖助我輩以展拓宏圖,這也是一種盛事??!’“我聽后嘆息說:‘嗚呼,竟有如此說法!人心不同,就和人的面貌一樣,你雖然容顏光彩,漂亮艷麗,但管窺蠡測,保守成見,不可與你討論遼闊大地的界線,說明萬事萬物的要義。’“有人仰面揚眉貿(mào)然地說:‘此話怎講,此話怎講?’“我回答說:‘虞舜警惕當面贊同自己的人,孔子厭惡用心取悅自己的人,他們所言,很合我心意,我現(xiàn)就你提出的問題試以闡釋。在遠古鴻荒時代,民智未開,人類社會剛剛起始,三皇接受上天所賜,五帝驗應祥瑞之兆,及至夏、商時期,遵循前人的典章制度。姬周衰微,禮崩樂壞,諸侯爭霸,嬴政慘虐,兼并天下,于是風起云騰,奸詐滿世,邪惡橫行,巧詐萌發(fā)。有人偽裝掩蓋對敵人的仇恨,有人以不正當手段牟取名利,有人玩弄陰謀以要挾主上,有人以奇技婬巧來抬高自己,背棄正義而崇尚邪惡,拋離正直而親近讒佞,為人無永恒忠心,處世不堅持節(jié)義,所以商鞅所立法規(guī)無用而邪惡并作;李斯所定法治失效而奸詐四起;呂不韋勢力顯赫招來滅族;韓非子理論受用而自身受刑。這都是什么緣故呢?利益使人心動,榮寵 使人企羨,耀眼奪目的龍形圖紋,雍容華麗的車馬服飾,僥幸茍得,就高興得輾轉(zhuǎn)反側(cè),婬邪荒迷,恣意妄為,然而車未動鈴未響而身死轅下,院未進房未住即梁柱傾覆。
  上天收其靈魂,大地奪其福壽,人來吊喪,鬼砍其首。剛剛上到高岡,終而葬身深谷,早晨尚容光煥發(fā),傍晚即枯死成鬼。所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懼債孽,超脫塵世,隱居安貧,有如泥路上拖著尾巴的烏龜,也不要濁世的好名聲。如此之人難道是輕視君主忽視百姓,而不理時務嗎?《易經(jīng)》載有對人們行動的預測警誡,《詩經(jīng)》記著對處世平和恭謹?shù)馁潛P詠嘆,這都是上天的指令而客觀規(guī)律使之然也?!啊詮奈掖鬂h王朝應天時順民意,政治昌隆,有如陽春的光明,俯察地理,仰視天文,傳播皇家恩澤以哺育百姓,推行德治教化使風俗正淳,君臣有秩,各守其職?;噬嫌袕闹G如流的寬闊胸懷,臣下有救匡扶正的盡職之心,官吏無虛華不實的榮寵 ,百姓有自己某一種好的品行,勤勉道德修養(yǎng),崇尚處世忠義。然而世事發(fā)展有高潮也有低潮,萬物生長有興盛也有衰敗,有聲響亦有靜寂,有光明即有黑暗。繁盛的春天為蕭殺的秋天所接替,陰寒的冬季又被春天所抑卻,太陽消逝而月亮升起,月光暗失而陽光啟明。沖帝、質(zhì)帝短壽夭折,桓帝、靈帝朝綱墜敗,于是英雄云集,豪杰四起。戶戶有不同議論,人人懷不同謀計,所以合縱連橫的說客陡然披露胸襟,奸猾狡詐的人物暫時鼓唇弄舌?!啊缃裉炀V已廢,德政在西土建立,光大祖先宏偉的威儀,賜予官吏爵位,推行五教以移風易俗,修養(yǎng)九德來拯救百姓,四時有序恭敬地祭祀宗廟,盡心輔佐使政治實現(xiàn)王道。雖說割據(jù)的天下尚未統(tǒng)一,冒牌的君主沒有分辨出來,但圣人早有訓誡,均平合理則天下無貧,故此朝廷上君臣協(xié)調(diào)洽好,則會得到社會上黎民百姓的歡欣擁戴,動則依據(jù)法度,靜則循規(guī)蹈矩。英俊壯美,這是偉人之氣度;有過必改,這是顏回的德行;政事有條不紊,冉有、子路曾這樣治理國家;鷹揚鷙騰,伊尹、呂尚曾如此創(chuàng)建事業(yè)。總集群賢智謀,聽取薛公三計,運用張良、陳平的秘計,努力地為國事操勞,援引賢能人才都來不及,哪得閑暇去修整雜亂污穢地方的枯竹!“‘我沒有什么才干,在朝中二十多年,獻身皇朝,全靠自己的忠心。
  喜好大海的寬深,贊嘆嵩山的高峻,聽說孔子贊揚子夏,感受到鄉(xiāng)校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象平仲善于調(diào)和鼎鑊,增加美味而去掉不好氣味,所以我冒昧昏庸的話語,時時也有被采納的成分,就像人們在市閭中可以考察政治的得失,田野游戲的兒童的吟唱,或許也能增加國家的福祥,盡力規(guī)諫。如果有所采納,是自己的昏..符合圣上高明,進而應得靈驗,如果自己的意見未被接受,這是自己的義務,退而守著自己的愚見而已。進退聽任天數(shù),不矯飾不欺上,順性而為樂天知命,有什么悔恨之處呢?這就是我為什么入朝幾十年而沒有黜出的原因,有權(quán)位卻如沒有權(quán)位。狷狹的屈原認為唯我獨醒,以醉態(tài)混世的漁父卻在世上隨波逐流,柳下惠自甘屈辱的打算是多么腐臭,伯夷、叔齊高傲的怨恨是多么狹隘。諫言被接受不以為有所得,建議未合意不以為有所失,有所得不立即停歇,有所失毫不悲傷,不以自己的喜好厭惡而軒輊前后高低,不沽名釣譽以獲取利祿,不推脫過失而擔心受黜。有何責備需要解釋?有何賞賜值得可惜?又有何方之排何直之入?二十七年居朝未移,誠然有我自己堅守的道理?!啊缃癯腥瞬哦逊e如山,英杰成群,如同小魚潛游于大海,小鳥飛落在鄧 林,飛鳥離去不顯得少,游魚來了也顯不出多。況且太陽在唐虞時代有所幽暗,月亮在殷商時期有過應驗,禹在陽盱求助于上天而洪水平息,成湯在桑林向上天祈禱而甘霖滋潤。行、止有一定的規(guī)律,開、閉有一定的時間。我的先師留下訓誡,要不怨不尤,聽任天命,我還有什么可說?話說完了路走到了,我得返歸初衷,整理前人的三墳五典,尋繹孔子的思想精華,用精微的語言來傳衍大道,以先人為楷模而守定規(guī)則。贊賞叔矻的優(yōu)游自得,羨慕疏廣的功遂身隱,收住仕途的腳步返歸田園,泛舟江湖以安度白發(fā)晚年,身處蝸室有自樂,遠離塵世可避禍。只是我心尚未安穩(wěn),擔心晚年道途泥濘,故仍要激勵自己發(fā)憤,坦露心胸請受爵命。古代九方堙善識馬的內(nèi)在精華,秦牙善察馬的外表體形;薛燭善鑒寶劍而揚名,瓠梁善于高歌而斐聲。
  齊國食客學雞鳴救護田文,楚國食客憑偷技保衛(wèi)楚境;雍門周鼓琴以闡釋真理,韓哀善駕御而天下馳名;盧敖翱翔于玄闕,若士飛身而入云。我確實不具備這些人的特技,故此僅以默然靜守而求得無禍安寧?!?br/>  景耀六年(263),后主劉禪采納譙周的計策,派使者向鄧 艾請降,降書即為谷阝正所寫。次年正月,鐘會在成都反叛,后主東遷洛陽,當時十分混亂倉猝,原蜀國大臣沒人跟隨保護后主,只有谷阝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張通,舍下自己的妻兒老小只身隨后主前往。后主靠谷阝正的開導指教而事事合宜得體,沒有引起什么缺失,于是感慨長嘆,悔恨對谷阝正的了解太晚了。當時人們對此十分嘉贊。郤正被賜爵關(guān)內(nèi)侯。泰始年間,谷阝正被任命為安陽縣縣令,升為巴西太守。泰始八年(272),皇帝下詔說:“谷阝正過去在成都,困苦顛簸之中能堅守節(jié)義,不背忠心,升官重用后,又能盡心政事,頗有政績,故任命他為巴西太守?!毕虒幩哪?278),谷阝正辭世,留有著述計詩歌、論贊、辭賦等,共一百余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