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里有這么一段“湘云拍手笑道:‘阿彌陀佛,真真好簽!’恰好黛玉是上家,寶玉是下家。二人斟了兩杯只得要飲。寶玉先飲了半杯,瞅人不見,遞與芳官,端起來便一揚脖。黛玉只管和人說話,將酒全折在漱盂內了?!?br/>
有人發(fā)問,對寶玉、芳官的行為不解:寶玉為何要把酒給芳官?為何要“瞅人不見”?為何要“先飲了一半”?
問得有意思,這一串小動作的確耐人琢磨,原因當在寶黛之間。
湘云為何拍手笑道?因是寶黛同飲,這就有些婚酒的意思了。此時寶黛早已心意相通,無須任何多余的表示和表白,加之他們又是貴族兒女,心地純潔,遵禮守份,為了不讓彼此深沉的感情成為別人日后玩笑的話柄,自然須在行動上撇清。如果他倆真喝了才奇怪,不是嗎?
黛玉恐怕自湘云拍手之際就決心不喝,也想好了如果遭致疑問如何應答(諸如身體不適等等),她潑酒的方式既落落大方又不顯山露水,其心七竅玲瓏,于此一窺。
寶玉則不然,行動就不夠坦然,既不能不喝,又不能喝,結果呢,他就來個半喝。把酒遞給芳官,一來她就在身邊,二來他倆主仆情份有如兄弟,無須太多顧忌。至于為何“瞅人不見”,因為如果別人問起來他個笨家伙不知道怎么應對。
而芳官,就一天真無邪的小丫頭。二爺為何遞酒給我?為何不自己喝?我該不該喝?她才不會想那么細,“端起來一揚脖“喝了就是。如果她神經(jīng)大條,回一句:“二爺,這是你和林姑娘的酒,我不能喝?!眹?,那場面會怎樣?無限遐想中。
任一細節(jié)都暗合人物彼時彼境的心理和性格,這也是紅樓的無數(shù)魅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