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代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自唐歷宋,還可說沒有大變動。到明代,變動就大了。后來清代的考試,都從明代沿下,現(xiàn)在我們且講其間兩點重要的:
甲、進士與翰林院
第一講進士及第和翰林院。唐宋兩代的考試,由民間先在地方政府呈報,由地方送上中央,這些人就叫進士??既『蠓Q進士及第。譬如你是山東人,便向山東省政府報名,他把你送到中央,你就是山東省進士??荚囦浫。徒羞M士及第。因此主要的考試只有一次。到了明代,殆因報考的人數(shù)更多了,才分成幾次考。第一是府縣考,錄取了叫入學,又叫縣學生,俗名又叫做秀才。照理,縣學生該赴縣學讀書,但有名無實,并無正式的縣學。其次是省試,考試地點在各直省的省會,這叫鄉(xiāng)試,中試者俗稱舉人。各省舉人再送到中央,集合會考,這叫會試。會試中試,始是進士,也叫進士及第。其實就名義論,舉人就如進士,進士也就如舉人,哪有這許多分別呢?明制進士及第以后,還該留在中央政府讀書,由中央派一個資格老的前輩進士出身的人來教。這個人,本身就是朝廷大官,也不嚴格來教讀。照例,要待這些進士讀書滿三年,再加一次考試,成績好的,就得入翰林院。所以明代翰林是進士在中央讀了幾年書,經(jīng)過考試,這個時候稱為散館,才成翰林的。但此種進士讀書的制度,不久也有名無實了。而明代風尚,則極看重進士與翰林,非進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明以前的科舉,只進士及第后,即便分發(fā)服務(wù),依其行政成績逐漸上升。明代則舉人不便是進士,一定要進士及第,進翰林院的這批人,才能當大官。舉人以下就沒有做大官的份,如是則科舉場中也分了流品。進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面直向前,秀才舉人則變成了濁流,沉淀在下面,永遠不超升。鼎甲出身,也成一種流品觀念了。我們不能說科學場中有階級,但卻有流品。從兩漢到唐宋,任何人都得從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當大官的希望。明以后,科舉分成兩層,下層是秀才、舉人,沒法當大官。上層是進士與翰林,也沒有做小官的。清代也如此。像曾國藩進士殿試,雖列三甲,只是同進士出身,然而進士散館成績好,獲進翰林院,以后出來便做幾任學政主考,后此就做侍郎,等于現(xiàn)在的部次長,一下就做大官了。至于考不上進士翰林的,無論你學問修養(yǎng)好,從政成績好,總之沒辦法。這種制度,依然是重法不重人。但平心論之,此項制度也絕非無好處。明清兩代許多的有名人,都出在翰林院。因為考取進士后,留在中央這幾年,對政府一切實際政事,積漸都了解。政府又給他一個好出身,將來定獲做大官,他可以安心努力。他在進士留館時期及翰林院時期,一面讀書修學,一面獲得許多政治知識,靜待政府之大用。進士與翰林成為政府一個儲才養(yǎng)望之階梯??婆e本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兩代進士翰林制度下,卻可培植些人才。這種人才,無形中集中在中央,其影響就很大。即如曾國藩,考取進士時,也不過三十幾歲,那時在學問上是并無甚深基礎(chǔ)的。而在他進士留館一段時期,住在京城,生活雖說很清苦,但亦很清閑,沒有什么事,可以一意從師覓友,讀書論學。學問基礎(chǔ),便在那時筑成。及做翰林,還是沒有事,還是讀書。即或放到外省作主考官,主考還是沒有許多事,旅行各地,多識民情風俗,多認識朋友,回來還是翰林。如是多少年,才正式當官任事。國家養(yǎng)你在那里,擔保你有大官做。政府的事,你都可知道,只讓你從容一時期,這是一個很好的制度。明清兩代,許多大學問家,大政治家,多半從進士翰林出身。并不是十年窗下,只懂八股文章,其他都不曉得。他們住京都,往往只攜一個仆人,養(yǎng)一匹馬,或住會館里,或住僧寺里,今天找朋友,明天逛琉璃廠,檢書籍,買古董?;蛘咴诋敵蟪技依锝趟金^。然而他們負有清望,是政府故意栽培的人才。在政府論,應(yīng)該要有一個儲才之所,把下一輩的人才培養(yǎng)在那里。培養(yǎng)他的學識,培養(yǎng)他的資望。如是才可以接上氣。漢代培養(yǎng)人才的是掾?qū)佟L拼囵B(yǎng)人才在門第。宋代培養(yǎng)人才在館閱校理之職。到明清兩代,始把培養(yǎng)人才的機構(gòu)歸并到考試制度里。當然,做翰林的不一定全都好,然而政治家學問家都由這里面出來,那亦是事實。
乙、八股文
其次我們要講及八股文。這是明代考試制度里最壞的一件事。從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間,八股文考試真是中國歷史上最斲喪人才的。大家知道:八股文沒有什么意思,但為什么政府偏要用此來考試呢?當然有人要說,這豈不是專制皇帝故意的愚民政策嗎?然而明代推行八股文,早已在衰世。那時的皇帝,哪里會用心創(chuàng)造這樣用意刻毒的制度來?當知任何一制度,很難說有一二人所發(fā)明,所制定。正因當時應(yīng)考人太多了,錄取標準總成為問題。從前唐代考試,一定要考律詩,就因為古詩不容易定標準,判優(yōu)劣,律詩要限定字句,平平仄仄,要對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不取。標準較易具體而客觀。宋代不考詩賦考經(jīng)義,仁義道德,大家一樣的會說,誰好誰壞,很難辨。所以演變到明代,又在經(jīng)義中漸漸演變出一個一定的格式來。違犯了這個格式就不取。這不過是一個客觀測驗標準。八股文猶如是變相的律詩,是一種律體的經(jīng)義。這也不是一下子便制定了這格式,而是逐漸形成的。開始時,也并不是政府存心要愚民斲喪人才的,目的還是在錄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終于為此而消磨了。現(xiàn)在只罵創(chuàng)始此制的人存心不良 ,懷有極大的惡意,其實此制度也不是某一時某一人所創(chuàng)始的。而且縱使存心公正善良的人,其所創(chuàng)制度,也可有偏弊,有流害。我們必如是想,才能對政治制度有深一層之研討與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