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男性和女性的性別發(fā)育差異(2)
少女易患青春消瘦癥
有些十幾歲的女孩,身體日見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學習 一落千丈。到醫(yī)院又查不出什么病。這便是常發(fā)生在少女身上的青春期消瘦癥,它是青春期少女特有的臨床 疾病之一。它的主要癥狀是只想瘦,認為自己太胖不美,希望通過不吃食物減輕體重。發(fā)病的初期有選擇性地進食,以后拒絕吃東西,每天食量極少,逐漸消瘦,體重急劇減輕,身體十分虛弱,最后不得不靠輸液維持生命。這種病可以持續(x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嚴重影響發(fā)育,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青春期消瘦癥實際上是一種神經性厭食癥。起因很復雜。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原發(fā)性厭食癥,由情緒沖突引起。另一類是繼發(fā)性厭食癥。它既和多種軀體性疾病有關,又和家庭的不良 教育,環(huán)境中的不良 刺激有關,青春期消瘦癥往往發(fā)生在那些家庭過分溺愛,從小養(yǎng)成挑食和偏食的孩子身上,在一些不良 因素的刺激下,例如不正確的少女健美觀,就可能形成想瘦拒絕進食的毛病。此外,在那些養(yǎng)育態(tài)度極為嚴厲,尤其是在有關性知識方面的倫理過于嚴厲的家庭中,一些少女也容易患這種病。青春期,本來是青年生長發(fā)育顯著,性機能接近成熟的時期,它對青年心理的影響很大,如果再產生種種狹義的精神障礙,即形成青春期消瘦癥。此病往往發(fā)生在那些性格內向和抑郁者身上,發(fā)病之前表現行為拘謹、刻板等。一些身患抑郁癥的人發(fā)病后一階段也會產生厭食、拒絕進食的癥狀。
青春期消瘦癥的治療要根據病人發(fā)病原因對癥下藥:
一般來說,精神療法十分重要。認真地和病人談心,取得她的信任,然后逐步把和這種病有關的各種科學知識講給她聽,讓她懂得道理,尤其在消除不正確的健美上下工夫。癥狀嚴重的病人要住院治療。要對病人精心照顧,和她同吃,以鼓勵表揚為主,對任何有進食的行為都應該加以肯定。如果屬于抑郁癥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配合抗抑郁癥藥物。
少女易患癔病
癔病,也叫歇斯底里。這是從英文翻譯來的,是青春期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尤以女性較多。這種病癥多發(fā)生在青春期。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1000例癔病性癱瘓病人中,15歲以下者占2%,16~25歲者占45%,其余病人中相當一部分初次發(fā)病也是在25歲以前。
歇斯底里發(fā)作的癥狀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表現為軀體化障礙,例如,突然失明、失聽、失音、失去記憶、肢體癱瘓。這種癥狀持續(xù)時間一般較短,在醫(yī)生的暗示或催眠作用下可能恢復正常;有的人則表現為瘋狂的癥狀,如大哭大笑、又唱又跳、滿地打滾等。也有的人表現為抽風,這是歇斯底里癥的典型表現。總之,凡是患有這種病的人,自我意識多出現障礙,情感方面出現失調現象,常常反應強烈,或大喊大叫、或就地打滾、或抓頭發(fā)撕衣服。一般情況下,癔病產生的原因多為如下兩條:
與性格密切相關。歇斯底里病患者多存在不良 個性特點,如心胸狹窄、任性、過分自尊、敏感、愛感情用事。有此種性格的人神經相對來說比較脆弱,容易受傷害,如果遇到強烈的心理刺激,很有可能使緊繃著的神經徹底崩潰,引發(fā)疾病。
外界的強烈刺激。本身的性格弱點再加上外部的強烈刺激,很有可能導致大腦機能失調,呈現各種不同的變態(tài) 心理。例如,遭受驚嚇、親人突然死亡、受侮辱使自尊心被傷害,都有可能誘發(fā)歇斯底里病。
那么,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在孩子面前保持鎮(zhèn)靜。如果孩子發(fā)病時,家長驚恐不安,神情緊張,就會使孩子受到暗示,從而給病態(tài)心理創(chuàng)造了表現的機會。當孩子癔病發(fā)作時,家長可將其送往醫(yī)院,由醫(yī)生采取自我暗示或催眠的方法使孩子安靜下來。當然,送醫(yī)院或服鎮(zhèn)靜劑,只是個應急措施,要想徹底除掉病根,還需用心理療法來治療。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了解導致癔病產生的原因。家長應先弄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孩子產生癔病的。然后與學校老師、同學配合,改善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排除造成心理刺激的因素。
(二)使孩子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弱點,并逐步改正。前面說過,性格內向、任性、過分敏感的人都極易引發(fā)歇斯底里癥。因此,家長要及時發(fā)現孩子性格中的弱點,并讓孩子認識到這些性格弱點將給他們帶來的危害,幫助孩子克服弱點,使孩子的性格健康發(fā)展。
(三)對孩子不要過分嬌寵 。教會孩子正確對待批評和挫折,以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少女易患自戀癥
有這樣一個例子,某高校一個宿舍里年齡最小的一個女孩,她的長相一般,但是因為她的年齡小,同宿舍的同學都像姐姐一樣待她,??渌L得漂亮,“眾口鑠金”,更何況是一個可愛的女孩子呢?相處一年多,她真覺得自己長得很有姿色,常常坐在宿舍很小的一面鏡子前,一邊梳頭發(fā)一邊陶醉地說“我好美啊!”每當這時候,在宿舍的其他同學就會異口同聲地說“自戀”。
其實,從照鏡子、整潔、美觀的目的出發(fā)照鏡子是正常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但如果照鏡子看或撫摩自己的身體,以此獲得快感,那就是一種心理變態(tài) 行為,患者在觀看自己時一般只領略到快感,但不一定知道這種快感與性滿足有關。這在心理上將形成生理——理智——倫理上的不平衡或沖突。自戀過分者常有手婬的情況,只是手婬是偶然間的觸摸體驗所引起,但是自戀心理是自戀變態(tài) 者在手婬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因素。
自戀性人格是自戀過分的最嚴重后果。嚴重的自戀可以發(fā)生人格變態(tài) ,即出現“自戀性人格”。這種人格的心理行為表現是,患者類似幼兒期的人缺乏自控能力,特別不能很好地控制某些沖動;過分看重自己,在與他人交往時常常將與本人無關的事情往自己身上牽連,并期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愛護。在獲得贊美心理滿足之后,常常表現出不切實際的沾沾自喜,還有惟我獨尊、妄自尊大的情況。常期望獲得好處,盼望事業(yè)人生和愛情上的成功。但又不愿為此承擔責任和作出相應的努力;嚴重時候會出現令人難以理解的忽視他人利益、占便宜、不講理的欺騙行為。在心理未能獲得滿足時,可表現為不安、厭煩和其他不良 情緒,不易接受正確的批評,缺乏與他人交 流情感的能力。
在自戀性人格的治療方法上,心理學界普遍推崇行為療法。其步驟是,首先確定自我色情是否存在,然后與家人和病人共同商討治療方法,其中要患者特別注意配合,再依次選擇具體心理治療措施→規(guī)定行為療法執(zhí)行過程中對患者的獎懲辦法→療法不滿意時調整治療方案→有效時則堅持治療,直到這種變態(tài) 心理行為得到糾正。
行為療法當中的“勸阻療法”、“思維阻止療法”、“行為塑造法”均可試用,但“厭惡療法”則被大多數臨床 心理學家所推崇。對承認自我色情及愿意接受治療的患者,在心理上進行造勢,使之厭惡自己的肉體。如果仍然不能糾正,可在患者進行自我色情活動的時間或場合放置油膩、臭味或其他不適氣味,使其變態(tài) 行為出現時則有惡心、嘔吐感。如此反復治療,病人進步時加以鼓勵,不堅持治療時給予言語或其他形式的懲罰,直到完全糾正。
初潮少女的身心保健
初潮,是少女進入青春期最明顯的標志,對于初潮少女自身而言,面臨月經初次來臨,心理上會出現緊張、害怕、羞澀、好奇等復雜的情緒體驗,身體方面會呈現腹脹、腹痛、腰酸、乏力、嗜睡、疲勞、顏面浮腫等不適,再加上學習 緊張的壓力,她們的抵抗力和適應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所以,對初潮少女加強身心保健和健康輔導非常重要。
(一)家長和老師應向初潮少女講授有關青春期生理,性心理知識,使她們懂得月經初潮是身體發(fā)育的必然,是少女青春期的標志,沒有必要憂心忡忡,同時,要讓她們對月經初潮時并發(fā)的腰酸、嗜睡、疲勞、乏力等不適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避免驚惶失措,加重心理負擔。
(二)初潮時應避免參與劇烈體育運動、長距離騎車和跑步等,以免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誘發(fā)感冒等疾病。
(三)經期應經常清洗外陰,避免手婬,因為在此階段機體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清潔衛(wèi)生,則極易引起細菌感染和發(fā)燒,據統(tǒng)計,初潮少女外陰瘙癢癥的發(fā)病率為6%—9%左右,其主要誘發(fā)因素就與經期外陰不清潔和手婬有關。
(四)加強自我防護,使用優(yōu)質衛(wèi)生巾,千萬不可為了貪便宜,而使用劣質產品,更不能用消毒不嚴格的普通衛(wèi)生紙和草紙來代替。
(五)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食用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飯菜,這對增強體質,恢復精力大有裨益。
(六)避免接觸冷水,注意保暖,最好不參加游泳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還有一個令處于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比較敏感的就是****的發(fā)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外來文化的影響,現在的女孩就像許多男孩為陰莖大小憂心忡忡一樣,也在為****的大小而煩惱。既不希望發(fā)育太快、太大,引人注目,又不希望扁平無峰,被同伴笑稱“太平公主”。跑步的時候胸部顫顫的,乳頭被衣服摩擦有一種怪怪的感覺。于是偷偷溜進內衣 店,紅著臉看著五花八門的內衣 ,卻不知該選擇哪一個。其實少女選擇胸罩可有套學問。用軟尺測量一下從乳腺上緣經過乳頭到****下緣的距離,如果超過16厘米就應該戴胸罩。有些姑娘****尚未發(fā)育成熟,就過早帶有硬襯、棉花、海綿等填充物的胸罩,以顯示自己胸部的線條美,這樣做會影響****的正常發(fā)育。另外,有的姑娘生怕自己乳房發(fā)育過大,感到害羞,戴緊小束胸的胸罩,不僅妨礙胸廓發(fā)育,而且還壓迫乳房組織,影響乳腺的正常發(fā)育。所以,胸罩的選擇要以自己的體形和乳房大小、乳溝間距、胸圍大小為依據,恰好罩住****為宜。另外,質地以細軟的全棉布為好,還要勤洗勤換,保持清潔。夜間在家休息應把胸罩脫下,使****放松,得到充分休息。
少女為何害怕體檢
17歲的玲玲就讀高二,從小就有遇事緊張的毛病,尤其害怕進行身體檢查。剛上初一時,學校組織女生到醫(yī)院檢查身體。她因為過度緊張,所以被醫(yī)生診斷為“心跳過速”。從此以后每年檢查身體,她都緊張得要命,而且一次比一次厲害,因此每次都不能過關。
她說不知為何一見到醫(yī)生就害怕,害怕他們用一種不正經的眼光看她,所以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到后來發(fā)展到逃避進醫(yī)院、逃避體檢。玲玲學習 很勤奮,希望能考上大學。但想到又要體檢,心里就緊張得發(fā)抖。她曾經問過許多同學,她們檢查身體是否也緊張?同學們都說不緊張。有女同學開玩笑,是否你害怕檢查出不是處女?雖然玲玲深知自己確實仍是處女,還是害怕體檢。而且這種懼怕已經到了不能想象的地步,她不知道該怎么辦。
心理專家認為,少女害怕檢查身體,反映出處女對裸露肌體的一種恐懼心理。害怕裸露肌體,也是害怕性的接觸,這是處女的“禁忌本能”。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處女的禁忌》一文中說:“處女害怕危險,必涉及一種矛盾感情。”這種“矛盾感情”表現為處女對性接觸又向往,又害怕;愈想愈怕,愈怕愈想。這種矛盾感情激化,就是一種危險感和恐懼感。關于這種危險感和恐懼感的性質,弗洛伊德說:“她們分不清是精神的、想象的危險;還是真實的、實際的危險?!笔聦嵶C明處女的危險感、恐懼感,大多數來自自己的精神的、想象的結果,這就是妄想。
“處女禁忌”就是別人不能接觸她的肌體。觸摸是一種接觸,觀看也是一種接觸。從心理學角度講,手和眼都是準“性器官”,所以處女害怕異性觸摸或凝視她裸露的肌體。心理學分析,女孩的害臊心理來自對性發(fā)育的抗拒。身體向成熟變化時,她們總是病態(tài)地膽怯,怕人觀察她們的第二性征。處女在女人面前也不肯脫光衣服,她們總是忘不掉那被人看到全裸的震驚。這就是少女大多害怕脫光衣服作體格檢查的原因。
應該指出,有處女禁忌是正常表露,給人一種純真的處女美感;但是有的女孩過度敏感出現禁忌的極端化,這就是神經癥??朔@一癥候的辦法就是正確對待自己的身體,對處女禁忌作正確理解。理解了,她認識的東西就失去了神秘性和威脅性,也就不會再害怕體檢。
對受害少女的心理治療
失身 的痛楚是深沉而強烈的,受害少女在失身 后出現心理?;笮杞洑v兩個時期。一是情緒跌宕,這是產生輕生動機的危險期,一定要闖過這一關,才能進入第二個時期,即?;蟮?、心理平穩(wěn)的恢復期。少女在遭到性侵害后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附加惡果,排出異物,防止懷孕。這樣做的積極意義在于使受害者獲得心理補償,能暫時阻止精神崩潰,以便有利于引導受害者進入心理康復階段。消除心理?;?,促進心理康復,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穩(wěn)定情緒。心理調節(jié)技巧之一是疏導積郁,使之合理宣泄。家長、教師和少女最信任的人,要以真摯的同情啟發(fā)受害者傾訴屈辱、憎恨和內心深處的凄楚。技巧之二是誘發(fā)情感和行為的積極轉移。即不能讓少女沉溺在性侵害心理眩惑的漩渦里,而要使她把情感移向珍惜生命的價值和追求生活的美好這一面。
(二)注意心理衛(wèi)生。消除心理疾患。脫離危險期并不意味著心理失調的消失,自卑、孤獨、消沉等負面情緒的長久存在,會引發(fā)常見的心理疾病:抑郁癥——自我評價過低,喪失活下去的勇氣;焦慮癥——敏感易驚,惴惴不安;強迫癥——無法控制和擺脫對失身 經歷的回憶,總以為自己不潔;社交 恐懼癥——怕與別人接觸,怕見別人的眼睛。發(fā)現這些疾病要及早進行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家庭、學校也要配合醫(yī)生輔之以心理上的鼓勵、誘導和撫慰。
(三)促進心理健康。增強對迷亂的抗衡力。這是根除性侵害心理?;笞罡挥诜e極性的舉措。要使少女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努力從逆境中奮起,自強不息。只有這樣,才能增進她們抗衡迷亂的能力,信心百倍地去迎接嶄新的明天。
心理壓力會影響少女發(fā)育
據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的最近報告,整天生活在緊張焦慮情緒中的女孩子會比具有快樂穩(wěn)定的情緒的女孩子身材矮小,而且這些緊張的女孩子在長大成人 后也不會成為“高”人。
這項報告是由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派思和他的同事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而提出的。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8厘米,并且有兩倍以上的可能性不會成為身高1.57米以上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