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科譯注
【說明】
《李斯列傳》是《史記》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李斯列傳》的社會政治背景是極其廣闊的,實際上幾乎涉及了整個秦王朝的興亡史,而秦王朝的興亡,與李斯又有很大關(guān)系,如李斯諫阻逐客,總結(jié)了秦國重用客卿、變法圖強的歷史經(jīng)驗,實際上提出了不論國別、用人唯賢的總方針,秦始皇采用這一方針,“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而秦王朝的滅亡與大野心家趙高的陰謀作亂有直接關(guān)系,趙高的陰謀之所以能得逞,又和李斯貪圖祿位、助紂為虐緊密相連。趙高在《史記》中沒有單獨立傳(卷八十八《蒙恬列傳》亦只言其身世和個別情節(jié)),他的陰謀活動都在本傳中敘出,這樣,本傳在一定意義上講,又有與趙高合傳的性質(zhì)。
本傳在文學上的主要特點是以心理描繪見長,舉例如本傳一開始,作者選取了李斯早年生活中的一個典型事件,就是他看到了廁所中的老鼠和糧倉中的老鼠,同為鼠類但境遇不同,由此認識到人也同老鼠一樣,有出息與沒出息,是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意思也就是,爬上高位的自然有出息,淪落下層的自然沒本領(lǐng),表現(xiàn)了李斯傾慕富貴榮華的心理。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10),始皇在沙丘(今河北平鄉(xiāng)東北)病死,遺詔命公子扶蘇回咸陽奔喪。而趙高扣留詔書,想立胡 亥為皇帝,以便自己篡權(quán)。但這必須經(jīng)過李斯的同意,陰謀才能得逞。因此,趙高施展全部本領(lǐng),用威脅利誘、軟硬兼施的手段勸說李斯。李斯開始斥之為“亡國之言”,繼之,責令曰:“君反其位!”接著,勸說:“君其勿復言,將令斯得罪?!比缓蟾嬲]道:“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情緒由盛怒到平息,語氣由嚴厲到溫 和,心理變化的軌跡清晰可見。趙高最后說:“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孔、墨之智。令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貴賤窮通,全在“自處”,這正是李斯自己的理論,趙高用它徹底擊垮了李斯,李斯仰天長嘆,垂淚太息道:“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至此為止,李斯已完全屈服了。
另外,本傳幾乎囊括了李斯大部分重要文章,這些文章除了具有其自身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之外,主要對揭示李斯其人的性格、心理和整個為人有重要作用。例如《諫逐客書》,表現(xiàn)了李斯的才華、智慧和真知灼見,而《上書對二世》,則表現(xiàn)了他貪圖祿位而阿順茍合的性格特點。
總而言之,盡管作者對李斯的為人是不贊成的,但對他的描寫和評論卻是客觀、公正的。
【譯文】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在郡里當小吏,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里的老鼠在吃臟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后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于是李斯就慨然嘆息道:“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br/>
于是李斯就跟荀子學習 帝王治理天下的學問。學業(yè)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國國勢都已衰弱,沒有為它們建功立業(yè)的希望,就想西行到秦國去。在臨行之前,向荀子辭行說:“我聽說一個人若遇到機會,千萬不可松懈錯過。如今各諸侯國都爭取時機,游說之士掌握實權(quán)。現(xiàn)在秦王想吞并各國,稱帝治理天下,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動家和游說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負的好時機。地位卑賤,而不想著去求取功名富貴,就如同禽獸 一般,只等看到現(xiàn)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長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強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恥辱莫過于卑賤,最大悲哀莫過于貧窮。長期處于卑賤的地位和貧困的環(huán)境之中,卻還要非難社會、厭惡功名利祿,標謗自己與世無爭,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說秦王了?!?br/>
到秦國之后,正趕上秦莊襄王去世,李斯就請求充當秦相國文信侯呂不韋的舍人;呂不韋很賞識他,任命他為郎官。這樣就使得李斯有游說的機會,他對秦王說:“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時機,而成大功業(yè)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機會并能下狠心。從前秦穆公雖稱霸天下,但最終沒有東進吞并山東六國,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諸侯的人數(shù)還多,周朝的德望也沒有衰落,因此五霸交 替興起,相繼推尊周朝。自從秦孝公以來,周朝卑弱衰微,諸侯之間互相兼并,函谷關(guān)以東地區(qū)化為六國,秦國乘勝奴役諸侯已經(jīng)六代。現(xiàn)如今諸侯服從秦國就如同郡縣服從朝廷一樣。以秦國的強大,大王的賢明,就象掃除灶上的灰塵一樣,足以掃平諸侯,成就帝業(yè),使天下統(tǒng)一,這是萬世難逢的一個最好時機。倘若現(xiàn)在懈怠而不抓緊此事的話,等到諸侯再強盛起來,又訂立合縱的盟約,雖然有黃帝一樣的賢明,也不能吞并它們了?!鼻厥蓟示腿蚊钏篂殚L史,聽從了他的計謀,暗中派遣謀士帶著金玉珍寶去各國游說。對各國著名人物能收買的,就多送禮物加以收買;不能收買的,就用利劍把他們殺掉。這些都是離間諸侯國君臣關(guān)系的計策,接著,秦王就派良將隨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為客卿。
恰在此時韓國人鄭國以修筑渠道為名,來到秦國做間諜,不久被發(fā)覺。秦國的王族和大臣們都對秦王說:“從各諸侯國來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為他們的國君游說,以離間秦國而已,請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驅(qū)逐?!崩钏挂苍谟媱澓玫囊?qū)逐的客卿之列。于是李斯就上書說:
聽說官員們議論要驅(qū)逐客卿,我私下認為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招攬賢才,從西戎找到由余,從東邊楚國的苑地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了蹇(jiǎn,減)叔,從晉國招來了丕豹、公孫友。這五個人都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并了二十多個國家,也就得以在西戎稱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興盛,國家因此富足強大,百姓們愿意為國家效力,其它國家也誠心歸順,擊敗了楚國、魏國的軍隊,功取了千里土地,至今政治安定,國家強盛。秦惠王用張儀的計策,功取了三川地區(qū),向西又吞并了巴、蜀,向北占領(lǐng)了上郡,向南攻占了漢中,囊括九夷,控制鄢、郢,在東面占據(jù)了險要的成皋,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并進一步瓦解了六國的合縱聯(lián)盟,使他們面向西方,奉事秦國,功業(yè)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秦昭王得范?。ǎ螅酲?,尿),廢黜穰侯,驅(qū)逐華陽君,使公室強大,杜絕了私門權(quán)貴的勢力,像蠶吃桑葉一般,逐漸吞并諸侯的土地,終于使秦國奠定了統(tǒng)一天下大業(yè)的基礎(chǔ)。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了別國客卿的力量。由此看來,客卿有哪一點對不起秦國呢?假使這四位君主拒絕客卿而不接受他們,疏遠士人而不重用,這就使秦國既無富足之實,又無強大之名。
現(xiàn)在皇上您羅致昆山的美玉,得到隨侯之珠、和氏之璧,掛著明月珠,佩著太阿劍,駕著纖離馬,豎著翠鳳旗,擺著靈鼉鼓。以上這些寶物,并沒有一樣是秦國出產(chǎn)的,但陛下您非常喜愛它們,這是為什么呢?若是一定要秦國所產(chǎn)然后才使用的話,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能用來裝飾朝廷,犀角象牙制品就不能為您所賞玩,鄭國、衛(wèi)國的美女 也不能列于您的后宮之中,??(juétí,決提)良馬也不能填滿您的馬棚。江 南的金錫也不該用,西蜀的丹青也不應用來當顏料。您用來裝飾后宮、充當姬妾、賞心樂意、怡目悅耳的,一定要出自秦國然后才用的話,那么,用宛地珍珠裝飾的簪子,璣珠鑲嵌的耳墜,東阿白絹縫制的衣服、刺繡華美的裝飾品,就不能進獻在您的面前,那時髦而又高雅,漂亮而又文靜的趙國女子不能侍立在您的身邊。而那些敲打瓦壇瓦罐、彈著秦箏、拍著大腿、嗚嗚叫喊以滿足欣賞要求的,這才是正宗的秦國音樂。象《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這些樂曲,則是其他國家的音樂?,F(xiàn)在您拋棄敲打瓦壇瓦罐這一套秦國音樂而聽《鄭》、《衛(wèi)》之聲 ,不去聽彈箏而欣賞《昭》、《虞》之曲,這是什么原因呢?說穿了,只不過是圖眼前快樂,以滿足耳目觀賞需求而已。而現(xiàn)在您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此人能用不能用,也不問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國人一律辭退,只要是客卿一律驅(qū)逐。這樣看來,陛下所看重的是美女 、音樂、珍珠、寶玉,所輕視的是人才了。這并不是統(tǒng)一天下、制服 諸侯的方法。
我聽說過土地廣闊所產(chǎn)糧食就豐富,國家廣大人口就眾多,軍隊強盛士兵就勇敢。所以泰山不排斥泥土,才能堆積得那樣高大;河海不挑剔細小的溪流,才能變得如此深廣;而成就王業(yè)的人不拋棄廣大民眾,才能顯出他的盛德。所以地無論東南西北,民眾不分這國那國,一年四季五谷豐登,鬼神賜予福澤,這就是五帝三王無敵于天下的原因所在。而現(xiàn)在陛下您拋棄了百姓來幫助敵國,排斥賓客而使他們?yōu)槠渌T侯國建立功業(yè),使天下有才之士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腳步而不敢進入秦國,這正是人們所說的“借武器給敵人,送糧食給盜賊”??!
非秦國出產(chǎn)的物品,值得珍視的很多;非秦國出生的士人,愿意效忠的也不少?,F(xiàn)在您驅(qū)逐客卿來資助敵國,損害百姓以幫助仇人,在內(nèi)部削弱自己而在外面又和諸侯結(jié)下怨恨,這樣下去,要使國家沒有危險,是不可能的。
于是,秦王就廢除了逐客令,恢復了李斯的官職,終于采用了他的計謀,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職。二十多年,終于統(tǒng)一了天下,尊稱國王為“皇帝”?;实塾秩蚊钏篂樨┫?。并拆平了各國郡縣的城墻,銷毀了各地的武器,表示不再使用。使秦國沒有一寸分封的土地,也不立皇帝的兒子、兄弟為王,更不把功臣封為諸侯,以便使國家從此之后再也沒有戰(zhàn)爭的禍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在咸陽宮設(shè)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稱頌秦始皇的武威盛德。齊人淳于越勸諫道:“我聽說殷商和周朝統(tǒng)治達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做為膀臂輔翼。而現(xiàn)在陛下您雖統(tǒng)一天下,但子弟卻還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現(xiàn)了田常、六卿奪權(quán)篡位的禍患,在朝中又沒有強有力的輔佐之臣,靠誰來相救呢?辦事不學習 古代經(jīng)驗而長期統(tǒng)治的朝代,我還沒有聽說過。現(xiàn)在周青臣等人又當面阿諛奉承以加重您的錯誤,不是忠臣?!笔蓟拾堰@種議論交 給李斯處理,李斯認為這種論點是荒謬的,因此廢棄不用,就上書給皇帝說:“古時候天下分散敗亂,彼此之間互不服從,所以才諸侯并起,一般輿論都稱道古代以否定當代,裝點一些虛夸不實的文辭來擾亂社會的實際,人們都認為自己的一派學問最好,以否定皇帝的政策法令?,F(xiàn)在陛下統(tǒng)一了天下,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內(nèi)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諸子百家各個學派卻在一起任意批評朝廷的法令制度,聽說朝廷令下,立刻就以自己學派的觀點來議論它,回家便心中不滿,出門則在街頭巷尾紛紛議論,以批評君主來博得名聲,認為和朝廷不一樣便是本領(lǐng)高,并帶領(lǐng)下層群眾來制造誹謗。這樣下去而不加以禁止的話,上面君主的權(quán)力威望就要下降,下面私人的幫派也要形成。因此,還是以禁止為好。我請求把人們收藏的《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都一概掃除干凈。命令下達三十天之后,若還有人不服從,判處黥刑并罰做筑城苦役。不在清除之列的,是醫(yī)藥、占卜、種植等類書籍。若有想學習 法令的,以官吏為老師。”秦始皇批準了他的建議,沒收了《詩經(jīng)》、《尚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愚昧無知,使天下人無法用古代之事來批評當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從秦始皇開始。統(tǒng)一文字,在全國各地修建離宮別館。第二年,始皇又四出巡視,平定了四方少數(shù)民族,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兒子們?nèi)⒌氖乔貒墓?,女兒們嫁的都是秦國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請假回咸陽時,李斯在家中設(shè)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給李斯敬酒祝賀。門前的車馬數(shù)以千計。李斯慨然長嘆道:“唉呀!我聽荀卿說過‘事情不要搞得過了頭’。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這樣高的地位?,F(xiàn)如今做臣子的沒有人比我職位更高,可以說是富貴榮華到了極點。然而事物發(fā)展的極點就要開始衰落,我還不知道歸宿在何方??!”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他巡行出游到會稽山,沿海北上,到達瑯邪山。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兼符璽令趙高都隨同前往。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長子扶蘇因多次直言勸諫皇帝,始皇派他到上郡監(jiān)督軍隊,蒙恬任將軍。小兒子胡 亥很受寵 愛,要求隨行,始皇答應了。其他的兒子都沒跟著去。
這一年七月,秦始皇達到沙丘,病的非常嚴重,命令趙高寫好詔書給公子扶蘇說:“把軍隊交 給蒙恬,趕快到咸陽參加葬禮,然后安葬?!睍哦家逊夂?,但還沒交 給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書信和印璽都在趙高手里,只有小兒子胡 亥,丞相李斯和趙高以及五六個親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李斯認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沒正式確立太子,所以保守秘密,把始皇的尸體安放在一輛既能保溫 又能通風涼爽的車子中,百官奏事及進獻飲食還像往常一樣,宦官就假托皇帝從車中批準百官上奏的事。
趙高因此扣留了始皇賜給扶蘇的詔書,而對公子胡 亥說:“皇帝去世了,沒有詔書封諸子為王而只賜給長子扶蘇一封詔書。長子到后,就登位作皇帝,而你卻連尺寸的封地也沒有,這怎么辦呢?”胡 亥說:“本來就是這樣。我聽說過,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親最了解兒子。父親臨終既未下命令分封諸子,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趙高說:“并非如此。當今天下的大權(quán),無論誰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和李斯手里掌握著?。∠M愫煤每紤]考慮。更何況駕馭群臣和向人稱臣,統(tǒng)治別人和被人統(tǒng)治,難道可以同日而語嗎!”胡 亥說:“廢除兄長而立弟弟,這是不義;不服從父親的詔命而懼怕死亡,這是不孝;自己才能淺薄,依靠別人的幫助而勉強登,這是無能: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也不服從,我自身遭受禍殃,國家還會滅亡?!壁w高說:“我聽說過商湯、周武殺死他們的君主,天下人都稱贊他們行為符合道義,不能算是不忠。衛(wèi)君殺死他的父親,而衛(wèi)國人民稱頌他的功德,孔子記載了這件事,不能算是不孝。更何況辦大事不能拘于小節(jié),行大德也用不著再三謙讓,鄉(xiāng)間的習 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一樣。所以顧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禍害;關(guān)鍵時刻猶豫不決,將來一定要后悔。果斷而大膽地去做,連鬼神都要回避,將來一定會成功。希望你按我說的去做?!焙?亥長嘆一聲說道:“現(xiàn)在皇帝去世還未發(fā)喪,喪禮也未結(jié)束,怎么好用這件事來求丞相呢?”趙高說:“時光啊時光,短暫得來不及謀劃!我就像攜帶干糧趕著快馬趕路一樣,唯恐耽誤了時機!”
胡 亥同意了趙高的話以后,趙高說:“不和丞相商議,恐怕事情還不能成功,我希望能替你與丞相商議?!壁w高就對丞相李斯說道:“始皇去世,賜給長子扶蘇詔書,命他到咸陽參加喪禮,并立為繼承人。詔書未送,皇帝去世,還沒人知道此事。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 亥手里,立誰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話而已。你看這事該怎么辦?”李斯說:“你怎么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這不是做為人臣所應當議論的事!”趙高說:“您自己估計一下,和蒙恬相比,誰有本事?誰的功勞更高?誰更謀略深遠而不失誤?天下百姓更擁戴誰?與長子扶蘇的關(guān)系誰更好?”李斯說:“在這五個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為什么這樣苛求于我呢?”趙高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宦官的奴仆,有幸能憑熟悉獄法文書進入秦宮,管事二十多年,還未曾見過被秦王罷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而又傳給下一代的,結(jié)果都是以被殺告終。皇帝有二十多個兒子,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長子扶蘇剛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勵士人,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擔任丞相,很顯然,您最終也是不能懷揣通侯之印退職還鄉(xiāng)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 亥,讓他學法律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還沒見過他有什么錯誤。他慈悲仁愛,誠實厚道,輕視錢財,尊重士人,心里聰明但不善言辭,竭盡禮節(jié)尊重賢士,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沒人能趕得上他,可以立為繼承人。您考慮一下再決定。”李斯說:“您還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執(zhí)行皇帝的遺詔,自己的命運聽從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慮決定的呢?”趙高說:“看來平安卻可能是危險的,危險又可能是平安的。在安危面前不早做決定,又怎么能算使圣明的人呢?”李斯說:“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讓我擔任丞相,封為通侯,子孫都得到尊貴的地位和優(yōu)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國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 給了我,我又怎么能辜負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苛且從事,孝子不因過分操勞而損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各的職分而已。請您不要再說了,不要讓我李斯也跟著犯罪。”趙高說:“我聽說圣人并不循規(guī)蹈矩,而是適應變化,順從潮流,看到苗頭就能預知根本,看到動向就能預知歸宿。而事物本來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變的道理呢!現(xiàn)如今天下的權(quán)力和命運都掌握在胡 亥手里,我趙高能猜出他的心志。更何況從外部來制服 內(nèi)部就是逆亂,從下面來制服 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隨之凋落,冰消雪化就萬物更生,這是自然界必然的結(jié)果。您怎么連這些都沒看到呢?”李斯說:“我聽說晉代換太子,三代不安寧;齊桓公兄弟爭奪王位,哥哥被殺死;商紂殺死親戚,又不聽從臣下勸諫,都城夷為廢墟,隨著危及社稷;這三件事都違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廟沒人祭祀。我李斯還是人啊,怎么能參與這些陰謀呢!”趙高說:“上下齊心協(xié)力,事業(yè)可以長久;內(nèi)外配合如一,就不會有什么差錯。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保封侯,并永世相傳,一定有仙人王子喬、赤松子那樣的長壽,孔子、墨子那樣的智慧?,F(xiàn)在放棄這個機會而不聽從我的意見,一定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善于為人處世,相機而動的人是能夠轉(zhuǎn)禍為福的,您想怎么辦呢?”李斯仰天長嘆,揮淚嘆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亂世,既然已經(jīng)不能以死盡忠了,將向何處寄托我的命運呢!”于是李斯就依從了趙高。趙高便回報胡 亥說:“我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李斯的,他怎么敢不服從命令呢!”
于是他們就一同商議,偽造了秦始皇給丞相李斯的詔書,立胡 亥為太子。又偽造了一份賜給長子扶蘇的詔書說:“我巡視天下,祈禱祭祀各地名山的神靈以求長壽?,F(xiàn)在扶蘇和將軍蒙恬帶領(lǐng)幾十萬軍隊駐守邊疆,已經(jīng)十幾年了,不能向前進軍,而士兵傷亡很多,沒有立下半點功勞,反而多次上書直言誹謗我的所做所為,因不能解職回京當太子,日夜怨恨不滿。扶蘇做為人子而不孝順,賜劍自殺!將軍蒙恬和扶蘇一同在外,不糾正他的錯誤,也應知道他的謀劃。做為人臣而不盡忠,一同賜命自殺,把軍隊交 給副將王離。”用皇帝的玉璽把詔書封好,讓胡 亥的門客捧著詔書到上郡交 給扶蘇。
使者到達之后,打開詔書,扶蘇就哭泣起來,進入內(nèi)室想自殺。蒙恬阻止扶蘇說:“皇上在外,沒有立下太子,派我?guī)ьI(lǐng)三十萬大軍守衛(wèi)邊疆,公子擔任監(jiān)軍,這是天下的重任啊?,F(xiàn)在只有一個使者來,您就立刻自殺,怎能知道其中沒有虛假呢?希望您再請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笔拐哌B連催促。扶蘇為人仁愛,對蒙恬說:“父親命兒子死去,還要請示什么!”立刻自殺而死。蒙恬不肯自殺,使者立刻把他交 付法吏,關(guān)押在陽周。
使者回來匯報,胡 亥、李斯、趙高都非常高興。到咸陽后發(fā)布喪事,太子胡 亥立為二世皇帝。任命趙高擔任郎中令,常在宮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權(quán)。
秦二世在宮中閑居無事,就把趙高叫來一同商議,對趙高說:“人活在世上,就如同駕馭著六匹駿馬從縫隙前飛過一樣短暫。我既然已經(jīng)統(tǒng)治天下了,想全部滿足耳目方面的一切欲望 ,享受盡我所能想到的一切樂趣,使國家安寧,百姓歡欣,永保江 山,以享天年,這種想法能行得通嗎?”趙高說:“這對賢明君主來說是能夠做到的,而對昏亂君主來說是應禁忌的。我冒昧地說一句不怕殺頭的話,請您稍加注意一點。對于沙丘的密謀策劃,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有懷疑,而這些公子都是您的兄長,這些大臣都是先帝所安置。現(xiàn)在陛下您剛剛登皇位,這些人都心中怨恨不服,唯怕他們要鬧事。更何且蒙恬雖已死去,蒙毅還在外面帶兵,我之所以提心吊膽,只是害怕會有不好的結(jié)果。陛下您又怎么能為此而行樂呢?”二世說:“這可怎么辦呢?”趙高說:“實行嚴峻的法律和殘酷的刑罰,把犯法的和受的牽連的人統(tǒng)統(tǒng)殺死,直至滅族,殺死當朝大臣而疏遠您的骨肉兄弟,讓原來貧窮的人富有起來,讓原來卑賤的人高貴起來。全部鏟除先帝的舊臣,重新任命您信任的人并讓他們在您的身邊。這樣就使他們從心底對您感恩戴德,根除了禍害而杜絕了奸謀,群臣上下沒有人不得到您的恩澤,承受您的厚德,陛下您就可以高枕無憂,縱情 享受了。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倍勒J為趙高的話是對的,就重新修訂法律。于是群臣和公子們有罪,就交 付趙高,命他審訊法辦。殺死了大臣蒙毅等人,十個公子在咸陽街頭斬首示眾,十二個公主也在杜縣被分裂肢體處死,財物沒收歸皇帝所有,連帶一同治罪的不計其數(shù)。
公子高想外出逃命,怕被滿門抄斬,就上書說:“先帝活著的時候,我進宮就給吃的東西,出宮就讓乘車?;实蹆?nèi)府中的衣服,先帝賜給我;宮中馬棚里的寶馬,先帝也賜給我。我本該與先帝一起死去而沒做到,這是我做人子的不孝,做人臣的不忠。而不忠的人沒有理由活在世上,請允許我隨先帝死去,希望能把我埋在驪山腳下。只求皇上哀憐答應我?!贝藭献嘁院?,胡 亥非常高興,叫來趙高并把此書指示給他看,說:“這可以說是窘急無奈了吧?”趙高說:“在大臣們整天擔心自己死亡還來不及的時候,怎么能圖謀造反呢!”胡 亥答應了公子高的請求,賜給他十萬錢予以安葬。
當時的法令刑罰一天比一天殘酷,群臣上下人人自危,想反叛的人很多。二世又建造阿房宮,修筑直道、馳道,賦稅越來越重,兵役勞役沒完沒了。于是從楚地征來戍邊的士卒陳勝、吳廣等人就起來造反,起兵于崤山以東,英雄豪杰蜂擁而起,自立為侯王,反叛秦朝,他們的軍隊一直攻到鴻門才退去。李斯多次想找機會進諫,但二世不允許。二世反倒責備李斯說:“我有個看法,是從韓非子那里聽來的,他說‘堯統(tǒng)治天下,殿堂只不過三尺高,柞木椽子直接使用而不加砍削,茅草做屋頂而不加修剪,即使是旅店中住宿的條件也不會比這更艱苦的了。冬天穿鹿皮襖,夏天穿麻布衣,粗米作飯,野菜作湯,用土罐吃飯,用土缽喝水,即使是看門人的生活也不會比這更清寒的了。夏禹鑿開龍門,開通大夏水道,又疏通多條河流,曲折地筑起多道堤防,決積水引導入海,大腿上沒了白肉,小腿上沒了汗毛,手掌腳底都結(jié)滿了厚繭,面孔漆黑,最終還累死在外,埋葬在會稽山上,即使是奴隸的勞苦也不會比這更厲害了’。然而把統(tǒng)治天下看得無尚尊貴的人,其目的難道就是想操心費力,住旅店一樣的宿舍,吃看門人吃的食物,干奴隸干的活計嗎?這些事都是才能低下的人才努力去干的,并非賢明的人所從事的。那些賢明的人統(tǒng)治天下的時候,只是把天下的一切都拿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而已,這正是把統(tǒng)治天下看得無尚尊貴的原因所在。人們所說的賢明之人,一定能安定天下、治理萬民,倘若連給自己撈好處都不會,又怎么能治理天下呢!所以我才想姿心廣欲,永遠享有天下而沒有禍害。這該怎么辦呢?”李斯的兒子李由任三川郡守,群起造反的吳廣等人向西攻占地盤,任意往來,李由不能阻止。章邯在擊敗并驅(qū)逐了吳廣等人的軍隊之后,派到三川去調(diào)查的使者一個接著一個,并責備李斯身居三公之位,為何讓盜賊猖狂到這種地步。李斯很是害怕,又把爵位俸祿看得很重,不知如何是好,就曲意阿順二世的心意,想求得寬容,便上書回答二世說:
賢明的君主,必將是能夠全面掌握為君之道,又對下行使督責的統(tǒng)治術(shù)的君主。對下嚴加督責,則臣子們不敢不竭盡全力為君主效命。這樣,君主和臣子的職分一經(jīng)確定,上下關(guān)系的準則也明確了,那么天下不論是有才德的還是沒有才德的,都不敢不竭盡全力為君主效命了。因此君主才能****天下而不受任何約束,能享盡達到極致的樂趣。賢明的君主啊,又怎能看不清這一點呢!
所以申不害先生說:“占有天下要是還不懂得縱情 姿欲,這就叫把天下當成自己的鐐銬”這樣的話,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講不督責臣下,而自己反辛辛苦苦為天下百姓操勞,像堯和禹那樣,所以稱之為“鐐銬”。不能學習 申不害、韓非的高明法術(shù),推行督責措施,一心以天下使自己舒服快樂,而只是白白地操心費力,拼命為百姓干事,那就是百姓的奴仆,并不是統(tǒng)治天下的帝王,這有什么值得尊貴的呢!讓別人為自己獻身,就自己尊貴而別人卑賤;讓自己為別人獻身,就自己卑賤而別人尊貴。所以獻身的人卑賤,接受獻身的人尊貴,從古到今,沒有不是這樣的。自古以來之所以尊重賢人,是因為受尊敬的人自己尊貴;之所以討厭不肖的人,是因為不肖的人自己卑賤。而堯、禹是為天下獻身的人,因襲世俗的評價而予以尊重,這也就失去了所以尊賢的用心了,這可說是絕大的錯誤。說堯、禹把天下當作自己的“鐐銬”,不也是很合適的嗎?這是不能督責的過錯。
所以韓非先生說“慈愛的母親會養(yǎng)出敗家的兒子,而嚴厲的主人家中沒有強悍的奴仆”,是什么原因呢?這是由于能嚴加懲罰的必然結(jié)果。所以商鞅的新法規(guī)定,在道路上撒灰的人就要判刑。撒灰于道是輕罪,而加之以刑是重罰。只有賢明的君主才能嚴厲地督責輕罪。輕罪尚且嚴厲督責,何況犯有重罪呢?所以百姓不敢犯法。因此韓非先生又說:“對幾尺綢布,一般人見到就會順手拿走,百鎰美好的黃金,盜跖不會奪取”,并不因為常人貪心嚴重,幾尺綢布價值極高,盜跖利欲淡泊;也不是因為盜跖行為高尚,輕視百鎰黃金的重利。原因是一旦奪取,隨手就要受刑,所以盜跖不敢奪取白鎰黃金;若是不堅決施行刑罰的話,那么一般人也就不會放棄幾尺綢布。因此五丈高的城墻,樓季不敢輕易冒犯;泰山高達百仞,而跛腳的牧羊人卻敢在上面放牧。難道樓季把攀越五丈高的城墻看得很難,而跛腳的牧羊人登上百仞高的泰山看得很容易嗎?這是因為陡峭和平緩,兩者形勢不同。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長掌大權(quán),獨自壟斷天下利益,其原因并不在于他們有什么特殊的辦法,而是在于他們能夠獨攬大權(quán),精于督責,對犯法的人一定嚴加懲處,所以天下人不敢違犯。現(xiàn)在不制訂防止犯罪的措施,去仿效慈母養(yǎng)成敗家子的作法,那就太不了解前代圣哲的論說了。不能實行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除去給天下當奴仆還能干什么呢?這不是太令人悲傷的事嗎!
更何況節(jié)儉仁義的人在朝中任職,那荒誕放肆的樂趣就得中止;規(guī)勸陳說,高談道理的臣子在身邊干預,放肆無忌的念頭就要收斂;烈士死節(jié)的行為受到世人的推崇,縱情 享受的娛樂就要放棄。所以圣明的君主能排斥這三種人,而獨掌統(tǒng)治大權(quán)以駕馭言聽計從的臣子,建立嚴明的法制,所以自身尊貴而權(quán)勢威重。所有的賢明君主,都能拂逆世風、扭轉(zhuǎn)民俗,廢棄他所厭惡的,樹立他所喜歡的,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才有尊貴的威勢,在他死后才有賢明的謚號。正因為這樣,賢明的君主才集權(quán)****,使權(quán)力不落入臣下手中,然后才能斬斷仁義之路,堵住游說之口,困厄烈士的死節(jié)行為,閉目塞聽,任憑自己獨斷專行,這樣在外就不致被仁義節(jié)烈之士的行為所動搖,在內(nèi)也不會被勸諫爭論所迷惑。因此才能卓犖獨行逞其為所欲為的心志,而沒有人敢反抗。像這樣,然后才可以說是了解了申不害、韓非的統(tǒng)治術(shù),學會了商鞅的法制。法制和統(tǒng)治術(shù)都學好而明了了,天下還會大亂,這樣的事我還沒聽說過。所以,有人說:“帝王的統(tǒng)治術(shù)是簡約易行的?!敝挥匈t明君主才能這么做。像這樣,才可以說是真正實行了督責,臣下才能沒有離異之心,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嚴,君主有了尊嚴才能使督責嚴格執(zhí)行,督責嚴格執(zhí)行后君主的欲望 才能得到滿足,滿足之后國家才能富強,國家富強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所以督責之術(shù)一確立,君主就任何欲望 都能滿足了。群臣百姓想補救自己的過失都來不及,哪里還敢圖謀造反?像這樣,就可以說是掌握了帝王的統(tǒng)治術(shù),也可以說了解了駕馭群臣的方法。即使申不害、韓非復生,也不能超過了。
這封答書上奏之后,二世看了非常高興。于是更加嚴厲地實行督責,向百姓收稅越多越是賢明的官吏。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得上善于督責了?!甭飞系男腥耍幸话胧欠溉?,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積著剛殺死的人的尸體,而且殺人越多的越是忠臣。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的上實行督責了?!?br/>
起初,趙高在擔任郎中令時,殺死的人和為了報私仇而陷害的人非常多,唯恐大臣們在入朝奏事時向二世揭露他,就勸說二世道:“天子之所以尊貴,就在于大臣只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看到他的面容,所以才自稱為‘朕’。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么事情都懂,現(xiàn)在坐在朝廷上,若懲罰和獎勵有不妥當?shù)牡胤?,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大臣,這也就不能向天下人顯示您的圣明了。陛下不妨深居宮中,和我及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把公事呈奏上來,等公文一旦呈上,我們就可以研究決定。這樣,大臣們就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報上來,天下的人也就稱您為圣明之主了?!倍缆爮牧粟w高的主意,就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見大臣,深居在宮禁之中。趙高總在皇帝身邊侍奉辦事,一切公務都由趙高決定。
趙高聽說李斯對此有不滿的言論,就找到李斯說:“函谷關(guān)以東地區(qū)盜賊很多,而現(xiàn)在皇上卻加緊遣發(fā)勞役修建阿房宮,搜集狗馬等沒用的玩物。我想勸諫,但我的地位卑賤??蓪嵲谑悄┫嗟氖拢瑸槭裁床粍裰G呢?”李斯說“確實這樣,我早就想說話了??墒乾F(xiàn)在皇帝不臨朝聽政,常居深宮之中,我雖然有話想說,又不便讓別人傳達,想見皇帝卻又沒有機會?!壁w高對他說:“您若真能勸諫的話,請允許我替你打聽,只要皇上一有空閑,我立刻通知你?!庇谑勤w高趁二世在閑居娛樂,美女 在前的時候,派人告丞相說:“皇上正有空閑,可以進宮奏事?!必┫嗬钏咕偷綄m門求見,接連三次都是這樣。二世非常生氣地說:“我平時空閑的日子很多,丞相都不來。每當我在寢室休息的時候,丞相就來請示奏事。丞相是瞧不起我呢?還是以為我鄙陋?”趙高又乘機說:“您這樣說話可太危險了!沙丘的密謀,丞相是參與了的?,F(xiàn)在陛下您已即位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卻沒有提高,顯然他的意思是想割地封王呀!如果皇帝您不問我,我不敢說。丞相的大兒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楚地強盜陳勝等人都是丞相故鄉(xiāng)鄰縣的人,因此他們才敢公開橫行,經(jīng)過三川時,李由只是守城而不出擊。我曾聽說他們之間有書信來往,但還沒有調(diào)查清楚,所以沒敢向陛下報告。更何況丞相在外,權(quán)力比陛下還大。”二世認為趙高的話沒錯,想法辦丞相,但但又擔心情況不實,就派人去調(diào)查三川郡守與盜賊勾結(jié)的具體情況。李斯知道了這個消息。
當時二世正在甘泉宮觀看摔跤和滑稽戲表演。李斯不能進見,就上書揭發(fā)趙高的短處說:“我聽說,臣子比同君主,沒有不危害國家的;妾比同丈夫,沒有不危害家庭的?,F(xiàn)在有的大臣擅自掌握賞罰大權(quán),和您沒有什么不同,這是非常不妥當?shù)?。從前司城子罕當宋國丞相,自己掌握刑罰大權(quán),用威權(quán)行事,一年之后就劫持了宋國國君,篡奪了王位。田常當齊簡公的臣子,爵位高到全國無人與他相匹敵,自家的財富和公家的一樣多,他行恩施惠,下得百姓的愛戴,上得群臣的擁護,暗中竊取了齊國的權(quán)力,在廳堂里殺死了宰予,又在朝廷上殺死齊簡公,這樣,就完全控制了齊國。這是天下人明明知道的。現(xiàn)在趙高有邪辟過分的心志和險詐叛逆的行為,就如同子罕當宋國丞相時的所作所為;私人占有的財富,也正像田常在齊國那樣多。他一并使用田常、子罕的叛逆方式而又竊取了陛下您的威信,他志向就如同韓玘當韓安的宰相時一樣。陛下你不早打算,我擔心他遲早會發(fā)動叛亂啊?!倍勒f:“這是什么話?趙高原本是個宦官,但他不因處境安逸就為所欲為,也不因處境危險就改變忠心,他品行廉潔,一心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因忠心耿耿才被提拔,因講信義才保住祿位,我確實認為他是賢才,而你懷疑他,這是什么原因呢?再加上我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父親,沒什么知識,不知如何管理百姓,而你年紀又大了,我擔心與天下人隔絕了。我如果不把國事托付給趙高,還應當用誰呢?況且趙先生為人精明廉潔,竭盡其力,下能了解民情,上能順適我的心意,請你不要懷疑?!崩钏拐f:“并非如此。趙高從前是卑賤的人,并不懂道理,貪得無厭,求利不止,地位權(quán)勢僅次于陛下,但他追求地位和權(quán)勢的欲望 沒有止境,所以我說是很危險的。”二世早上已相信了趙高,擔心李斯殺掉他,就暗中把這些話告訴了趙高。趙高說:“丞相所憂慮的只有我趙高,我死之后,丞相就可以干田常所干的那些事了?!庇谑嵌勒f:“就把李斯交 給你這郎中令查辦吧!”
趙高查辦李斯。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關(guān)在監(jiān)獄中,仰天長嘆道:“唉呀!可悲??!無道的昏君,怎么能為他出謀劃策呢!從前夏桀殺死關(guān)龍逢,商紂殺死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這三個大臣,難道不忠嗎!然而免不了一死,他們雖然盡忠而死,只可惜忠非其人?,F(xiàn)在我的智慧趕不上這三個人,而二世的暴虐無道超過了桀、紂、夫差,我因盡忠而死,也是應該的呀。況且二世治國不是胡 搞么!不久前殺死了自己的兄弟而自立為皇帝,又殺害忠良,重用低賤的人,修建阿房宮,對天下百姓橫征暴斂。并不是我不勸諫,而是他不聽我的呀。凡是古代圣明的帝王飲食都有一定的節(jié)制,車馬器物有一定的數(shù)量,宮殿都有一定的限度,頒布命令和辦事情,增加費用而不利于百姓的一律禁止,所以才能長治久安?,F(xiàn)在二世對自己的兄弟,施以違反常情常理的殘暴手段,不考慮會有什么災禍,迫害、殺戮忠臣,也不考慮會有什么災殃;大力修筑宮殿,加重對天下百姓的稅收,不吝惜錢財:這三件措施實行之后,天下百姓不服從?,F(xiàn)在造反的人已占天下人的一半了,但二世心中還未覺悟,居然任用趙高為輔佐,我一定會看到盜賊攻進咸陽,使朝廷變?yōu)轺缏规矣蔚牡胤??!?br/>
于是二世就派趙高審理丞相一案,對他加以懲處,查問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情狀,將其賓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趙高懲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冤屈地招供了。李斯之所以不自殺而死,是他自負能言善辯,又對秦國有大功,確實沒有反叛之心,希望能夠上書為自己辯護,希望二世能覺悟過來并赦免他。李斯于是在監(jiān)獄中上書說:“我擔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我來秦國趕上領(lǐng)土還很狹小。先王的時候,秦國的土地不過千里,士兵不過幾十萬。我用盡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謹慎地執(zhí)行法令,暗中派遣謀臣,資助他們金銀珠寶,讓他們到各國游說,暗中準備武裝,整頓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戰(zhàn)的人為官,提高功臣的社會地位,給他們很高的爵位和俸祿,所以終于威脅韓國,削弱魏國,擊敗了燕國,趙國,削平了齊國、楚國,最后兼并六國,俘獲了他們的國王,擁立秦王為天子。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秦國的疆域并不是不廣闊,還要在北方驅(qū)逐胡 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顯示秦國的強大。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尊重大臣,提高他們的爵位,用以鞏固他們同秦王的親密關(guān)系。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建立社稷,修建宗廟,以顯示主上的賢明。這是我的第四條罪狀。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標志,統(tǒng)一度量衡和文字,頒布天下,以樹立秦朝的威名。這是我的第五條罪狀。修筑馳道,興建游觀之所,以顯示主上志滿意得。這是我的第六條罪狀。減輕刑罰,減少稅收,以滿足主上贏得民眾的心愿,使萬民百姓都擁戴皇帝,至死都不忘記皇帝的恩德。這是我的第七條罪狀。像我李斯這樣作臣子的,所犯罪狀足以處死,本來已經(jīng)很久了,皇帝希望我竭盡所能,才得以活到今天,希望陛下明察?!弊鄷噬现?,趙高讓獄吏丟在一邊而不上報,說:“囚犯怎能上書!”
趙高派他的門客十多人假扮成御史、謁者、侍中,輪流往復審問李斯。李斯改為以實對答時,趙高就讓人再拷打他。后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以為還和以前一樣,終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趙高把判決書呈給皇帝,二世皇帝很高興地說:“沒有趙君,我?guī)缀醣回┫喑鲑u了。”等二世派的使者到達三川調(diào)查李由時,項粱已經(jīng)將他殺死。使者返回時,正當李斯已被交 付獄吏看押,趙高就編造了一整套李由謀反的罪狀。
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判處五刑,判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出獄時,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頭對次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辦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
李斯死后,二世任命趙高任中丞相,無論大事小事都由趙高決定。趙高自知權(quán)力過重,就獻上鹿,稱它為馬。二世問左右侍從說:“這是鹿吧?”左右都說:“是馬”。二世驚慌起來,以為自己迷惑,就把太卜召來,叫他算上一卦。太卜說:“陛下春秋兩季到郊外祭祀,供奉宗廟鬼神,齋戒時不虔誠,所以才到這種地步??梢勒帐ッ骶鞯臉幼釉儆菡\地齋戒一次?!庇谑?,二世就到上林苑中去齋戒。整天在上林苑中游玩射獵,一次有個行人走進上林苑中,二世親手把他射死。趙高就讓他的女婿咸陽令閻樂出面彈劾,說是不知誰殺死了人,把尸體搬進上林苑中。趙高就勸諫二世說“天子無緣無故殺死沒有罪的人,這是上帝所不允許的,鬼神也不會接受您的祭祀,上天將會降下災禍,應該遠遠地離去皇宮以祈禱消災?!倍谰碗x開皇宮到望夷宮去居住。
二世在望夷宮里住了三天,趙高就假托二世的命運,讓衛(wèi)士們都穿著白色的衣服,手持兵器面向?qū)m內(nèi),自己進宮告訴二世說:“山東各路強盜大批大批地來了!”二世上樓臺觀看,看到衛(wèi)士拿著兵器朝向?qū)m內(nèi),非常害怕,趙高立刻逼
十迫二世讓他自殺。然后取過玉璽把它帶在自己身上,身邊的文武百官無一人跟從;他登上大殿時,大殿有好幾次都像要坍塌似的。趙高自知上天不給予他皇帝之位,群臣也不會答應,就把秦始皇弟弟的弟弟叫來,把玉璽交 給了他。
子嬰即位之后,擔心趙高再作亂,就假稱有病而不上朝處理政務,與宦官韓談和他的兒子商量如何殺死趙高。趙高前來求見,詢問病情,子嬰就把他召進皇宮,命令韓談刺殺了他,誅滅了他的三族。
子嬰即位三個月,劉邦的軍隊就從武關(guān)打了進來,到達咸陽,文武百官都起義叛秦,不抵抗沛公。子嬰和妻子兒女都用絲帶系在自己脖子上,到軹道亭旁去投降。劉邦把他們交 給部下官吏看押。項羽到達咸陽后把他們殺死,秦就這樣失去了天下。
太史公說:李斯以一個里巷平民的身份,游歷諸侯,入關(guān)奉事秦國,抓住機會,輔佐秦始皇,終于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李斯位居三公之職,可以稱得上是很受重用了。李斯知道儒家《六經(jīng)》的要旨,卻不致力于政治清明,用以彌補皇帝的過失,而是憑仗他顯貴的地位,阿諛奉承,隨意附合,推行酷刑峻法,聽信趙高的邪說,廢掉嫡子扶蘇而立庶子胡 亥。等到各地已經(jīng)群起反叛,李斯這才想直言勸諫,這不是太愚蠢了嗎!人們都認為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細考察事情的真相,就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則的話,李斯的功績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論了。
【原文】【注解】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①,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②,居大廡之下③,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④,在所自處耳!”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shù)。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⑤,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于荀卿曰:“斯聞得時無怠⑥,今萬乘方爭時⑦,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游說者之秋也⑧。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⑨,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于卑賤⑩,而悲莫甚于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于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俳e:同“潔”。②積粟:存糧。③大廡:堂下周圍有走廊的大房子。④不肖:不才,沒本事,不正派。⑤度:揣測,估計。事:侍奉,服侍。⑥時:時機,機會。下文“馳騖之時”之“時”同此。⑦萬乘: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因此以萬乘稱天子,本文中實用以指諸侯。⑧布衣:指平民百姓。馳騖:奔走。⑨禽鹿:猶“禽獸 ”。⑩詬:恥辱。?非:責難,反對。?無為:道家指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
至秦,會莊襄王卒①,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此得說,說秦王曰:“胥人者②,去其幾也③。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④。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并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⑤,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guān)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⑥,足以滅諸侯成帝業(yè),為天下一統(tǒng),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⑦,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鼻赝跄税菟篂殚L史,聽其計,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游說諸侯⑧。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jié)之⑨,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后。秦王拜斯為客卿。
?、贂呵∏桑?。②胥人:小人,平庸的人。③幾:同“機”。事情的跡兆,有“時機”、“機會”的意思。④瑕釁:空隙,可乘之機。忍:下狠心。⑤五伯:即五霸。對此古來有多種說法,但最為流行的是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⑥由:通“猶”。如同,好像。騷除:即掃除。騷,通“掃”。⑦從:通“縱”。即“合縱”。戰(zhàn)國時東方六國聯(lián)合抵抗秦國的聯(lián)盟。⑧赍(jī,機):攜帶。⑨厚遺:多贈送禮品。
會韓人鄭國來間秦①,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②?!崩钏棺h亦在逐中。斯乃上諫書曰: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③。昔繆公求士④,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⑤,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⑥,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皮皮九夷⑦,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⑧,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⑨。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⑩,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①間:伺侯,刺探。②一切:一概,一律。③過:過失,錯誤。④繆公:即秦穆公??姡澳隆?。⑤產(chǎn):出生。⑥舉:攻克,占領(lǐng)。⑦包皮皮:吞并之意。⑧膏腴:肥沃,肥美。⑨施(yì,意):延續(xù)。⑩杜:堵塞,杜絕。?內(nèi)(nà,吶):通“納”。
今陛下致昆山之王①,有隨、和之寶②,垂明月之珠③,服太阿之劍④,乘纖離之馬⑤,建翠鳳之旗⑥,樹靈鼉之鼓⑦。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⑧,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壁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不實外廄⑨,江 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⑩。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⒀,阿縞之衣⒁,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治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⒂。夫擊甕叩擊彈箏搏髀⒃,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 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⒄,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①致:招致,羅致。②隨、和之寶: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③明月之珠:夜光珠。④太阿:利劍名。⑤纖離:駿馬名。⑥翠鳳之旗:用翠鳳羽毛裝飾的旗子。⑦靈鼉(tuó,陀):爬行類動物,產(chǎn)長江 下游,今稱揚子鱷,其皮可以蒙鼓。⑧說:同“悅”。⑨??:良馬名。⑩丹青:指繪畫的顏料。采:同“彩”。?下陳:指堂下、庭院等私人財物存放處。陳,堂下至門的過道。?宛珠:宛地出產(chǎn)的珍珠。⒀傅璣:鑲著小珠子。傅,通“附”。附著。璣,不圓的珠子,這里泛指珠子。珥:耳環(huán)。⒁阿縞:東阿出產(chǎn)的白絹。⒂隨俗雅化:閑雅變化而能隨俗。⒃搏髀(bì幣):拍擊著大腿,以為節(jié)奏。髀,大腿。⒄《鄭》、《衛(wèi)》:春秋時代鄭、衛(wèi)兩國的俗樂?!渡ig》:鄭、衛(wèi)之音中專門表現(xiàn)愛情的樂曲?!墩选?、《虞》:傳說中虞舜時的樂曲名?!段洹?、《象》:相傳周初舞蹈樂曲。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①。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②,卻賓客以業(yè)諸侯③,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籍寇兵而赍盜糧”者也④。
夫物不產(chǎn)于秦者,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夠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①五帝:其說不一,其中一種說法認為是指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五人。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三人。②黔首:庶民,平民。資:資助,給。③業(yè):成就。④籍:借。赍:付與,給予。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①。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為皇帝,以斯為丞相。夷郡縣城②,銷其兵刃③,示不復用。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后無戰(zhàn)攻之患。
?、僮洌鹤詈蟆"谝模合髌?。③銷:熔化銷毀。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陽宮,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頌稱始皇威德。齊人淳于越進諫曰:“臣聞之,殷周之王千余歲①,封子弟功臣自為支輔②。今陛下有海內(nèi),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③,臣無輔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等又面諛以重陛下過④,非忠臣也?!笔蓟氏缕渥h丞相。丞相謬其說,絀其辭⑤,乃上書曰:“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⑥,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別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即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⑦,率群下以造謗。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 與成乎下⑧。禁之便。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⑨,蠲除去之⑩。令到滿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笔蓟士善渥h?,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使天下無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書。治離宮別館,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⒀,外攘四夷⒁,斯皆有力焉。
?、偻酰航y(tǒng)治。用如動詞。②支輔:膀臂輔佐。支,通“肢”。③卒:通“猝”,倉猝,突然。④面諛:當人之面,阿諛奉承。⑤絀:通“黜”。貶斥,廢退。⑥私學:指當時諸子百家的學說。⑦異趣(qū區(qū)):標新立異,與朝廷持有不同政見。趣,趨向。⑧黨 與:私人幫派。⑨文學:文章學問,泛指所有的文化典籍?!对姟罚骸对娊?jīng)》,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又為儒家經(jīng)典?!稌罚骸渡袝罚乾F(xiàn)存最早的關(guān)于上古時典章文獻的匯編。亦為儒家經(jīng)典。百家語:諸子百家的著作。⑩蠲:除,廢除。?黥:同“剠”。古代肉刑的一種,即墨刑,以刀刺人面額然后用墨涅之。城旦:秦漢時刑名,判處四年筑城勞役。?可:同意,批準。⒀巡狩:巡視。⒁攘:排除,平定。
斯長男由為三川守①,諸男皆尚秦公主②,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長皆前為壽③,門廷車騎以千數(shù)。李斯喟然而嘆曰④:“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騖下⑤,遂擢至此⑥。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⑦!”
?、偈兀嚎な?,一郡的行政長官。②尚:奉事,匹配,后專指娶帝王之女。③壽:敬酒祝賀。④喟然:長嘆的樣子。⑤駑下:才能低下。⑥擢:提拔。⑦稅駕:猶言解駕,停車。指休息或歸宿。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會稽,并海上,北抵瑯邪。丞相斯、中車府令趙高兼行符璽令事①,皆從。始皇有二十余子,長子扶蘇以數(shù)直諫上,上使監(jiān)兵上郡,蒙恬為將。少子胡 亥愛,請從,上許之。余子莫從。
其年七月②,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睍逊猓词谑拐?,始皇崩。書及璽皆在趙高所,獨子胡 亥、丞相李斯、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為上在外崩,無真太子③,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車中④,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官者輒從辒辌可諸奏事。
?、傩校簳簳r代管。②其年七月:因當時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才十月在前,七月在后。③真太子:正式確立的太子。④辒辌車:古代一種既能保溫 又能通風涼爽的臥車。
趙高因留所賜扶蘇璽書①,而謂公子胡 亥曰:“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長子至,即立為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奈何?”胡 亥曰:“固也。吾聞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②,不封諸子,何可言者!”趙高曰:“不然。方令天下之權(quán),存亡在子與高及丞相耳,愿子圖之。且夫臣人與見臣于人③,制人與見制于人,豈可同日道哉!”胡 亥曰:“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④,強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⑤,社稷不血食⑥?!备咴唬骸俺悸劀?、武殺其主,天下稱義焉,不為不忠。衛(wèi)君殺其父,而衛(wèi)國載其德,孔子著之,不為不孝。夫大行不小謹,盛德不辭讓,鄉(xiāng)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⑦。故顧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猶豫,后必有悔。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胡 亥喟然嘆曰:“今大行未發(fā)⑧,喪禮未終,豈宜以此事干丞相哉⑨!”趙高曰:“時乎時乎,間不及謀⑩!贏糧躍馬?,唯恐后時!”
?、侪t書:蓋過皇帝印璽的文書。②捐命:舍棄生命,臨終。③臣人:駕馭群臣。④谫:淺陋。⑤殆:近,差不多。傾危:倒覆,即被殺。⑥社稷:土神和谷神,代指國家。血食:古代殺牲畜取血,用以祭祀,古稱祭祀為血食。⑦鄉(xiāng)曲:猶言鄉(xiāng)下。以其偏處一隅,故稱。后引申為鄉(xiāng)里。⑧大行:一去不返。臣下因諱言皇帝死亡,故以大行來作比喻。⑨干:求,麻煩。⑩間:空隙,指時間,機會。極言時間之緊迫。?贏:攜帶,背負。
胡 亥既然高之言①,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臣請為子與丞相謀之?!备吣酥^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②。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 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③。事將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④?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于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責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內(nèi)官之廝役也⑤,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⑥,管事二十余年,未嘗見秦免罷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誅亡。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⑦,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于鄉(xiāng)里,明矣。高受詔教習 胡 亥,使學以法事數(shù)年矣⑧,未嘗見過失。慈仁篤厚⑨,輕財重士,辯于心而詘于口⑩,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君計而定之。”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詔,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高曰:“??砂惨玻部晌R?,安危不定,何以貴圣?”斯曰:“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將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幾?,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君其勿復言,將令斯得罪?!备咴唬骸吧w聞圣人遷徙無常(13),就變而從時(14),見末而知本,觀指而睹歸,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權(quán)命懸于胡 亥,高能得志焉(15)。且夫從外制中謂之惑,從下制上謂之賊。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搖動者萬物作(16),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見之晚?”斯曰:“吾聞晉易太子(17),三世不安;齊桓兄弟爭位(18),身死為戮;紂殺親戚(19),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里。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20),孔、墨之智(21)。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斯乃仰天而嘆,垂淚太息曰(22):“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23),安托命哉(24)!”于是斯乃聽高。高乃報胡 亥曰:“臣請奉太子之明命以報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①然:同意,贊成。②嗣:繼承人。③君侯:古時稱列侯為君侯。④孰與:與……比,哪一個……,哪里比得上。⑤內(nèi)官:宦官。廝役:奴仆。⑥刀筆之文:指刑法文書。⑦信人:待人以誠。奮士:善于激勵部下,使之為自己效忠。⑧法事:有關(guān)法律之事。⑨篤厚:老實厚道。⑩辯:通“辨”。能明辨是非,即聰明之意。詘:言語遲頓。?反位:猶言回到本來的職位上。反,通“返”。?庶幾:相近,差不多。此處是荀且從事之意。⒀遷徙:遷移。引申為善變。⒁就變:服從于變化。從時:順應潮流。⒂得志:揣測出其心思。⒃水搖動:指春天冰雪消融。萬物作:指萬物生長。⒄晉易太子:春秋時晉獻公寵 愛妃子驪姬,迫使太子申生自殺,改立驪姬子奚齊為太子,導致晉國長期混亂。詳見卷三十九《晉世家》。⒅齊桓兄弟爭位:春秋時齊桓公和他的哥哥公子糾爭位,桓公掌權(quán)后,迫使魯國殺死公子糾。詳見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⒆紂殺親戚:指商紂殺死其叔父比干。事見卷三《殷本紀》。⒇喬、松:指王子喬、赤松子。二人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21)孔、墨:指孔丘、墨翟。(22)太息:嘆息。(23)以通“已”。(24)托命:托身。
于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 亥為太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巡天下①,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②。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shù)十萬以屯邊③,十有余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乃反數(shù)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④。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蒙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⑤?!狈馄鋾曰实郗t,遣胡 亥客奉書賜扶蘇于上郡。
使者至,發(fā)書,扶蘇泣,入內(nèi)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jiān),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后死,未暮也⑥?!笔拐邤?shù)趣之⑦。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系于陽周。
?、匐蓿汗湃说淖苑Q,從秦始皇起,專門用作皇帝自稱。②禱祠:祈禱祭祠。③將師:率領(lǐng)軍隊。將,用如動詞。屯邊:在邊境上駐守。④怨望:怨恨不滿。⑤裨將:副將,偏將。⑥暮:晚也。⑦趣:催促。
使者還報,胡 亥,斯,高大喜。至咸陽,發(fā)喪,太子立為二世皇帝。以趙高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①。
?、偈讨校褐冈趯m中服侍皇帝。用事:掌握大權(quán)。
二世燕居①,乃召高與謀事,謂曰:“夫人生居世間也,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②。吾既已臨天下矣③,欲悉耳目之所好④,窮心志之所樂,以安宗廟而樂萬姓⑤,長有天下,終吾年壽,其道可乎?”高曰:“此賢主之所能行也,而昏亂主之所禁也。臣請言之,不敢避斧鉞之誅⑥,愿陛下少留意焉⑦。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且蒙恬已死,蒙毅將兵居外,臣戰(zhàn)戰(zhàn)栗栗⑧,唯恐不終。且陛下安得為此樂乎?”二世曰:“為之奈何?”趙高曰:“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⑨,至收族⑩,滅大臣而遠骨肉;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近之。此則陰德歸陛下?,害除而奸謀塞,群臣莫不被潤澤,蒙厚德,陛下則高枕肆志寵 樂矣。計莫出于此?!倍廊桓咧裕烁鼮榉?。于是群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令鞠治之?。殺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⒀,十公主矺死于杜⒁,財物入于縣官⒂,相連坐者不可勝數(shù)。
①燕居:閑居。燕,通“宴”。②騁:奔馳。六驥:六匹駿馬。此處指六匹駿馬所駕的車子。決隙:縫隙。③臨:統(tǒng)治。④悉:全部,盡。與下句的“窮”同一意思。⑤宗廟: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住處,這里代指國家。⑥斧鉞:本指兩種兵器,此處泛指刑罰、殺戮。⑦少:通“稍”。稍稍。⑧戰(zhàn)戰(zhàn)栗栗:驚慌恐懼的樣子。栗,同“慄”。⑨相坐:連帶治罪。⑩收族:滿門抄斬。族,滅族。?陰德:暗中施德于人。?鞠治:審理法辦。鞠,同“鞫”。審訊犯人。⒀僇:通“戮”。殺。⒁矺:古代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意同“磔”。⒂縣官:指皇帝。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書曰:“先帝無恙時①,臣入則賜食,出則乘輿。御府之衣②,臣得賜之;中廄之寶馬③,臣得賜之。臣當從死而不能,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不忠者無名以立于世,臣請從死,愿葬酈山之足④。唯上幸哀憐之。”書上,胡 亥大悅,召趙高而示之,曰:“此可謂急乎?”趙高曰:“人臣當憂死而不暇,何變之得謀!”胡 亥可其書,賜錢十萬以葬。
?、贌o恙:無病,健在。②御府:官署名,掌管皇帝衣服。③中廄:國君養(yǎng)馬的地方。④酈山:即驪山。秦始皇陵墓所在地,今陜西臨潼縣東南。
法令誅罰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①。又作阿房之宮,治直〔道〕、馳道,賦斂愈重、戍徭無已。于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起于山東,杰俊相立,自置為侯王,叛秦,兵至鴻門而卻。李斯數(shù)欲請間諫②,二世不許。而二世責問李斯曰:“吾有私議而有所聞于韓子也③,曰:‘堯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④,茅茨不翦,雖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⑤。冬日鹿裘,夏日葛衣⑥,粢糲之食⑦,藜藿之羹⑧,飯土匭⑨,啜土铏⑩,雖監(jiān)門之養(yǎng)不觳于此矣?。禹鑿龍門,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決渟水致之海?,而股無胈⒀,脛無毛⒁,手名胼胝⒂,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葬于會稽,臣虜之勞不烈無此矣’。然則夫所貴于有天下者,豈欲苦形勞神,身處逆旅之宿,口食監(jiān)門之養(yǎng),手持臣虜之作哉⒃?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賢者之所務也。彼賢人之有天下也,專用天下適己而已矣,此所以貴于有天下也。夫所謂賢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萬民,今身且不能利,將惡能治天下哉!故吾愿賜志廣欲,長享天下而無害,為之奈何?”李斯子由為三川守,群盜吳廣等西略地,過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廣等兵,使者履案三川相屬⒄,誚讓斯居三公位⒅,如何令盜如此。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書對曰:
①畔:通“叛”。②請間:希望能給個機會,單獨和皇帝談話。間,間隙。③韓子:指韓非。下文所引見《韓非子·五蠹》。④采:木名,即柞木。斫(zhuó,濁):砍,削。⑤逆旅:旅店。⑥葛衣:麻布衣。⑦粢糲:粗劣的食物。⑧藜藿:藜草和豆葉,貧者之所食。⑨土匭:陶土制的食器。⑩土铏:陶土制的罐缽。?監(jiān)門:看門人。觳(qùe,確):簡陋。?渟水:積水。(13)股:大腿。胈(bá拔):白肉。(14)脛:小腿。(15)胼胝:手掌和腳掌上的厚皮,俗稱老繭。(16)臣虜:奴隸,仆役。(17)覆案:查訊,核實。屬:連接。(18)誚讓:責備。
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shù)者也①,督責之,則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②。此臣主之分定③,上下之義明,則天下賢不肖莫敢不盡心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獨制于天下而無所制也。能窮樂之極矣,賢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姿睢④,命之曰以天下為桎梏”者⑤,無他焉,不能督責,而顧以其身勞于天下之民,若堯,禹然,故謂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韓之明術(shù),行督責之道,專以天下自適也,而徒務苦形勞神,以身徇百姓,則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⑥,何足貴哉!夫以人徇己,則己貴而人賤;以己徇人,則己賤而人貴。故徇人者賤,而人所徇者貴,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為尊賢者,為其貴也;而所為惡不尚者,為其賤也。而堯、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隨而尊之,則亦失所為尊賢之心矣,夫可謂大繆矣⑦。謂之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責之過也。
①督責:督察臣下的過失而處以刑罰。②徇:通“殉”。為某種目的而獻身。③分:職分,名分。④申子:指申不害。姿?。嚎v情 肆欲。⑤桎梏:腳鐐和手銬。⑥畜:統(tǒng)治,占有。⑦繆:通“謬”。錯誤。
故韓子曰“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者①,何也?則能罰之加焉必也。故商君法,刑棄灰于道者。夫棄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罰也。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罪。夫罪輕且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韓子曰“布帛尋常②,庸人不釋,鑠金百溢③,盜跖不搏”者,非庸人之心重,尋常之利深,而盜跖之欲淺也;又不以盜跖之行,為輕百鎰之重也。搏必隨手刑,則盜跖不搏百鎰;而罰不必行也,則庸人不釋尋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樓季不輕犯也;泰山之高百仞④,而跛牧其上⑤。夫樓季也而難五丈之限,豈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塹之勢異也。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處尊位,長執(zhí)重勢,而獨擅天下之利者,非有異道也,能獨斷而審督責,必深罰,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務所以不犯⑥,而事慈母之 所以敗子也,則亦不察于圣人之論矣。夫不能行圣人之術(shù),則舍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
?、俑裉敚簭姾返呐`。②尋常:古以八尺為尋,十六尺為常,故以之指較短的長度。③鑠金:成色好的金子。鑠,美。溢:通“鎰”,古代的衡量單位,一鎰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百溢,以喻其多。④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為八尺或七尺。百仞,以喻其高。跛:瘸腿的羊。,母羊。但從上下文的對稱來考慮,上云“樓季”,此應代指跛腿的牧羊人。⑥務:致力,從事。
且夫儉節(jié)仁義之人立于朝,則荒肆之樂輟矣①;諫說論理之臣間于側(cè),則流漫之志詘矣②;烈士死節(jié)之行顯于世,則婬康之虞廢矣③。故明主能外此三者④,而獨操主術(shù)以制聽從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勢重也。凡賢主者,必將能拂世磨俗⑤,而廢其所惡,立其所欲,故生則有尊重之勢,死則有賢明之謚也。是以明君獨斷,故權(quán)不在臣也。然后能滅仁義之涂⑥,掩馳說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聰掩明⑦,內(nèi)獨視聽⑧,故外不可傾以仁義烈士之行,而內(nèi)不可奪以諫說忿爭之辯。故能犖然獨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⑨。若此然后可謂能明申、韓之術(shù),而修商君之法。法修術(shù)明而天下亂者,未之聞也。故曰“王道約而易操”也。唯明主為能行之。若此則謂督責之誠,則臣無邪,臣無邪則天下安,天下安則主嚴尊,主嚴尊則督責必,督責必則所求得,所求得則國家富,國家富則君樂豐。故督責之術(shù)設(shè),則所欲無不得矣。群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若此則帝道備,而可謂能明君臣之術(shù)矣⑩。雖申、韓復生,不能加也。
①輟:中斷,停止。②流漫:放肆無忌。詘:收斂,絕止。③婬康之虞:指縱情 享受的娛樂。虞,通“娛”,娛樂。④外:排斥。用如動詞。⑤拂世磨俗:扭轉(zhuǎn)世俗的風氣,使之服從自己。⑥涂:通“途”。途徑。⑦塞聰掩明:塞上耳朵,蒙上眼睛。⑧內(nèi)獨視聽:即內(nèi)視獨聽,一切全憑自己的眼光、見解行事。⑨犖然:卓然獨立的樣子。⑩君臣:駕馭群臣。
書奏,二世悅。于是行督責益嚴,稅民深者為明吏①。二世曰:“若此則可謂能督責矣?!毙陶呦喟胗诘溃廊巳粘煞e于市②。殺人眾者忠臣。二世曰:“若此則可謂能督責矣?!?br/>
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③,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④,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⑤,則見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⑥,與臣及侍中習 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⑦。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圣主矣?!倍烙闷溆?,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居禁中。趙高常侍中用事,事皆決于趙高。
①稅民:向百姓征稅。②成積:成堆。③毀惡:說人的壞話。④富于春秋:意指年紀還輕。春秋,代指年齡。⑤譴舉:譴責和薦舉,實即指懲罰和獎勵。⑥拱:拱手,謂閑適,無所事事。⑦揆:研究,參議。
高聞李斯以為言,乃見丞相曰:“關(guān)東群盜多,今上急益發(fā)繇治阿房宮①,聚狗馬無用之物。臣欲諫,為位賤。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諫?”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時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宮,吾有所言者,不可傳也,欲見無間?!壁w高謂曰:“君誠能諫,請為君候上間語君。”于是趙高待二世方燕樂②,婦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間,可奏事。”丞相至宮門上謁,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閑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③?且固我哉④?”趙高因曰:“如此殆矣⑤!夫沙丘之謀,丞相與焉。今陛下已立為帝,而丞相貴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問臣,臣不敢言。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⑥,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城守不肯擊。高聞其文書相往來,未得其審⑦,故未敢以聞。且丞相居外,權(quán)重于陛下?!倍酪詾槿?。欲案丞相⑧,恐其不審,乃使人案驗三川守與盜通狀。李斯聞之。
?、亵恚和ā搬妗薄a嬉?,此處指服徭役的民工。②燕樂:在寢室安居。③少:輕視,看不起。④固:鄙陋。⑤殆:危險。⑥傍縣:旁縣,鄰縣。⑦審:真實情況。⑧案:審訊法辦。
是時二世在甘泉①,方作觳抵優(yōu)俳之觀②。李斯不得見,因上書言趙高之短曰:“臣聞之,臣疑其君③,無不危國;妾疑其夫,無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④,與陛下無異,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罰,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⑤。田常為簡公臣,爵列無敵于國,私家之富與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陰取齊國,殺宰予于庭,即弒簡公于朝⑥,遂有齊國。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齊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玘為韓安相也。陛下不圖⑦,臣恐其為變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無所識知,不習 治民,而君又老,恐與天下絕矣⑧。朕非屬趙君⑨,當誰任哉?且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君其勿疑?!崩钏乖唬骸安蝗?。夫高,故賤人也,無識于理,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⑩,求欲無窮,臣故曰殆?!倍酪亚靶炮w高,恐李斯殺之,乃私告趙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獨高,高已死,丞相即欲為田常所為?!庇谑嵌涝唬骸捌湟岳钏箤倮芍辛??!?br/>
?、俑嗜簼h宮名。②觳抵:同“角抵”,角力。優(yōu)俳:古代的雜戲表演。③疑:通“擬”。比,即勢力接近,不相上下。④擅:專任,獨攬。⑤期年:一周年。⑥弒(shì,式):下殺上古代謂之弒。⑦圖:指提前防備,設(shè)法對付。⑧絕:隔絕。⑨屬:托付。這里有依靠的意思。⑩列勢:地位,權(quán)勢。?屬郎中令:交 給郎中令趙高查辦。
趙高案治李斯。李斯拘執(zhí)束縛①,居囹圄中②,仰天而嘆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昔者桀殺關(guān)逢龍,紂殺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三臣者,豈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無道過于桀、紂、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豈不亂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③,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④。凡古圣王,飲食有節(jié),車器有數(shù),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令行逆于昆弟⑤,不顧其咎⑥;侵殺忠臣,不思其秧;大為宮室,厚賦天下,不愛其費。三者已行,天下不聽。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⑦,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咸陽,麇鹿游于朝也?!?br/>
?、倬袌?zhí)束縛:被捕后套上刑具。②囹圄:監(jiān)獄。③日者:指不久以前。④不吾聽:即“不聽吾”。⑤行逆:倒行逆施。昆弟:兄弟。⑥咎:禍患。⑦寤:通“悟”。覺悟,醒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余①,不勝痛,自誣服②。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有功,實無反心,幸得上書自陳,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狹隘③。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shù)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飾政教,官斗士⑤,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湖、貉⑥,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克畫⑦,平斗斛度量文章⑧,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侔衤樱簢佬炭酱?。②誣服:冤屈地招供服罪。③逮:及,正趕上。④行:派遣,派出。⑤官:用如動詞,授官給……人。⑥貉:通“貊”。⑦克畫:指尺度和衡器上刻下的標志。克,通“刻”。⑧平:統(tǒng)一。斛(hú,胡 ):量器,一斛為十斗。文章:即文字。
趙高使其客十余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①。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②。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③,幾為丞相所賣④?!奔岸浪拱溉ㄖ刂粒瑒t項梁已擊殺之。使者來,會丞相下吏,趙高皆妄為反辭。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⑤,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⑥:“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俑焊?,輪流。②辭服:招供認罪。③微:沒有。④幾:近,差不多。⑤五刑:古代的五種輕重不等的刑罰,對其內(nèi)容歷代說法不一。⑥中子:次子。
李斯已死,二世拜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輒決于高。高自知權(quán)重,乃獻鹿,謂之馬。二世問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馬也?!倍荔@,自以為惑①,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廟鬼神,齋戒不明②,故至于此??梢朗⒌露鼾S戒。”于是乃入上林齋戒。日游弋獵③,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殺之。趙高教其女婿咸陽令閻樂劾不知何人賊殺人移上林④,高乃諫二世曰:“天子無故賊殺不辜人⑤,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⑥,天且降殃,當遠避宮以禳之⑦。”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宮。
①惑:受盅惑而迷亂。②齋戒不明:指在齋戒時不夠虔誠。③弋獵:射獵。④劾:彈劾。賊殺:殺害。⑤不辜人:無罪之人。⑥不享:不享用祭祀品,即不接受祭祀。⑦禳:祈禱以消除災禍。
留三日,趙高詐詔衛(wèi)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內(nèi)鄉(xiāng)①,入告二世曰:“山東群盜兵大至!”二世上觀而見之,恐懼,高即因劫令自殺②,引璽而佩之,左右百官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③,授之璽。
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高上謁,請?、?,因召入,令韓談刺殺之,夷其三族。
子嬰立三月,沛公兵從武關(guān)入,至咸陽,群臣百官皆畔,不適⑤。子嬰與妻子自系其頸以組⑥,降軹道旁。沛公因以屬吏,項王至而斬之,遂以亡天下。
?、汆l(xiāng):通“向”。②劫:強迫。③卷六《秦始皇本紀》謂“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④請病:詢問病情。⑤不適(dí,敵):不加抵抗。適,通“敵”。⑥自系其頸以組:這是古代君主投降的禮節(jié)。組,絲帶。
太史公曰: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yè),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之歸①,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②。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③。
①《六藝》:即“六經(jīng)”。指《詩》、《書》、《禮》、《樂》、《易》、《春秋》。歸:旨歸,要旨。②廢適立庶:廢掉嫡長子而立庶出之子。適,通“嫡”,指扶蘇。庶,指胡 亥。③周、召: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