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甲直播免费观看直播在线_丰满的继牳3中文字幕系列免费_久久婷婷激情精品综合_有码 无码 中文字幕 丝袜_国内外成人激情视频_亚洲乱码中文字幕234_韩国理论福利片午夜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精油按摩_日本韩国欧美三级在线_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知ing

人生的智慧

[德] 阿圖爾·叔本華 /

神秘師兄 上傳

第五章建議和格言

在這里我無意對如何達致人生的幸福進行完整的表述,因為如果這樣做,我就必須重復(fù)各個時代的思想家從泰奧尼斯、所羅門王一直到拉羅什??扑f過的人生格言,這些格言里面當(dāng)然有些是相當(dāng)不錯的金石良言。但如此一來,我就無法避免那許許多多的老生常談。缺少了面面俱到的完整,那也就大致上沒有了對這些思想的系統(tǒng)性的安排。不過,雖然缺少了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但聊以自慰的是如果具備這兩者,我們的討論就會無可避免地變得冗長、繁復(fù)。我只寫下我所想到的,似乎值得傳達給讀者的東西;還有那些在我的記憶所及還不曾被別人說過的思想,起碼不完全是,并且也不是以我這樣的方式。所以,我現(xiàn)在只是在這一望無際的領(lǐng)域里人們在此已經(jīng)建樹良多作一個補充而已。但是屬于這一話題的觀點和建議卻是五花八門。為使它們有一定的順序,我把它們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泛論;第二部分涉及我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第三部分則是我們對他人應(yīng)采取的態(tài)度;最后一部分討論我們應(yīng)如何看待命運和世事的發(fā)展。

第一部分泛論

第一節(jié)

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xué)》里不經(jīng)意地說過一句話,我視這句話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條,我還是把它譯成德語吧“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边@一句話所包皮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樂,其本質(zhì)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zhì)卻是肯定的。對于這一句話的詳細解釋和論證人們可閱讀我的《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十八章。在這里我用一個日常司空見慣的事實對此真理加以解釋。假如我們整個身體健康無恙,但只有一小處地方受傷或者作痛,那我們身體的整體健康并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那疼痛的傷處。我們生命中的舒適感覺就會因這一小處傷痛而煙消云散。同樣,盡管各樣事情都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和發(fā)展,但只要有一件事情違反了我們的意愿盡管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它就會進入我們的頭腦;我們就會總是惦記著這一件事情,而不會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經(jīng)如我們所愿發(fā)生了的事情。在這兩個例子里面,我們的意欲都受到了傷害。在第一個例子,意欲客體化在人的機體里;在第二個例子,意欲則客體化在人的渴求、愿望當(dāng)中。在上述兩種情況,我們都可看到意欲的滿足總是否定的。意欲獲得的滿足并不直接被我們感覺得到,它頂多以反省、回顧的方式進入我們的意識。但是,意欲受到的抑制卻是肯定的,因此,這種狀況會明確表示出來。每一快感的產(chǎn)生其實就是意欲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意欲獲得了解放。所以,每一種快感都持續(xù)相當(dāng)短暫的時間。上文引述的亞里士多德的絕妙規(guī)則正是基于這個道理。這條規(guī)則教育我們不要把目光盯在享受生活的快感和樂趣上面;而是盡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數(shù)不勝數(shù)的禍害。假如這條路子并不正確,那么,伏爾泰所說的話也只能是假的了他說“快樂只不過是一場幻夢,但痛苦卻是真正實在的。年月致弗洛安侯爵的信),但事實上伏爾泰說的話卻是千真萬確的。因此,誰要從幸福論的角度衡量自己一生是否過得幸福,他需要一一列出自己得以躲避了的禍害,而不是曾經(jīng)享受過的歡娛、快感。的確,幸福論從一開始就告誡我們“:幸福論”這一名字只是一個委婉用字而已;所謂“幸福的生活”,實應(yīng)被理解為“減少了許多不幸的生活”,亦即還能勉強忍受的生活。確實,生活并不是讓我們享受的,我們必須忍受它和克服它。這一點可以從各種語言的表達語里看得出來,例如拉丁語的“(得過且過地生活,克服生活意大利語的“ (如果能熬過這些日子);德語的(我們得盡力順利過生活)和“ (混日子)等。人到了老年,終于把生活的重擔(dān)拋在了身后,這確實是一個安慰。因此,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最好運數(shù)就是生活了一輩子但又沒有承受過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體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經(jīng)享受過強烈無比的歡娛。誰要是根據(jù)后者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度過幸福的一生,那就是采用了一個錯誤的標(biāo)準(zhǔn)。因為快感是并且永遠是否定的;認為快感能夠使人幸福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嫉妒的人就有這一錯誤的想法那是對他們的嫉妒的懲罰。相比之下,我們感受到的痛苦卻是肯定的。所以,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biāo)準(zhǔn)。如果能夠達到一種沒有痛苦,也沒有無聊的狀態(tài),那就確實得到了塵世間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由此我們可以推論:我們不應(yīng)該以痛苦為代價去購買快樂,甚至只是冒著遭受痛苦的風(fēng)險去這樣做也不行,否則,我們就會為了那些否定、因而是虛幻的東西而付出了肯定和實在的東西。但如果我們犧牲歡娛以避免痛苦,那我們肯定獲得收益。在這兩種情況下,究竟痛苦是等到快樂過去了才來到,抑或是先快樂而至,其實并不重要。如果人們試圖把人生的痛苦舞臺改變成一個歡樂道場,目標(biāo)定在尋歡 作樂而不是盡最大可能去擺脫痛苦就像許許多多的人正在做的那樣那的確就是一件本末倒置、至為荒謬的事情。誰要是帶著一副陰沉的眼光,把這個世界視為某種意義上的地獄,并為此處心積慮在這一世界建造一間隔絕烈火的房間那這個人的錯誤還不至于那么荒唐、離譜。愚人在生活中追尋快樂,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了;而智者則千方百計地躲避禍害。如果智者無法達到目的,則只能歸于運數(shù),但卻跟他的愚蠢無關(guān)。只要得償所愿,他就肯定不會有上當(dāng)、受騙的感覺,因為他所躲過的禍害千真萬確在這生活中存在。就算一個智者為了躲避禍害而做得過頭,不必要地犧牲了生活中的快感愉悅,歸根到底他也沒有真的有所損失,因為所有的快感愉悅都是虛幻的。因為錯過了機會享受一番而感到痛惜,則是膚淺、狹窄的,甚至是可笑的。對這一真理缺乏認識是我們遭受眾多不幸的原因,而樂觀主義在這方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在沒有痛苦的時候,蠢蠢欲動的欲望就向我們映照出種種并不存在的快樂、享受的幻象;這些鏡中花、水中月誘惑我們對其亦步亦趨。這樣,我們就招來了無容置疑、真實不虛的痛苦。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痛惜業(yè)已失去了的無痛苦狀態(tài)它猶如我們輕率地就摒棄了的天堂,我們只能徒呼奈何地希望一切都不曾發(fā)生,寧愿一切都可以重頭再來。我們好像總是受到一只邪惡魔鬼的誘惑,它用欲望的幻象引導(dǎo)我們舍棄沒有痛苦的狀態(tài)那可是我們真正的幸福。不作深思的年輕人以為這個世界就是特別為人們尋歡 作樂而設(shè)的,這個世界就是實在的幸福所寄住的家園。他們認為那些無法得到幸福的人只是在獲取幸福方面不夠聰明、靈活而已。小說、詩歌、以及世人時時處處為著外在面子的緣故所做出的虛假行為,都加強了這種觀點。關(guān)于這一點,我很快就會回頭再討論。形成這一觀點以后,人的一生從此就是一場對肯定的幸福的刻意狩獵,而這種幸福,也就是由肯定性質(zhì)的快感、歡娛所構(gòu)成。在這場追逐中,人們必須冒許多的風(fēng)險。一般來說,這場對實屬子虛烏有的獵物的追逐都會帶來實在、肯定的不幸。各種不幸體現(xiàn)為苦痛、疾病、煩惱、憂患、損失、貧困、恥辱等等。真相總是姍姍來遲。但如果人們遵循我這里所討論的規(guī)則,把生活的計劃瞄準(zhǔn)在避免痛苦,亦即遠離乏、疾病和各種苦難這一目標(biāo),那么,這一個目標(biāo)就是真實的,我們或許就能有所收益;并且,我們的生活計劃越少受到因追逐所謂肯定的幸福的幻象所帶來的打擾,我們的獲益就越多。歌德在《親和力》由米特勒說出的話與我這里的說法不謀而合。米特勒總是為他人的幸福做事,他說“:如果一個人試圖擺脫某種禍害,那他總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一個人總想著得到比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更好的東西,那他就是相當(dāng)盲目的?!边@讓人想起一句美妙的法國諺語:更好是好的敵人。的確,甚至犬儒學(xué)派的基本思想亦源自這一道理。這點我在《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二卷第十六章已經(jīng)分析過了。犬儒學(xué)派摒棄所有的快感樂趣,難道不就是因為他們考慮到與這些快感樂趣多多少少地糾纏在一起的痛苦嗎?對于犬儒哲學(xué)家來說,避免痛苦比得到快樂更加重要。他們深諳快意享受的否定性質(zhì)和痛苦的肯定屬性。因此,他們始終不渝地做足功夫以逃避災(zāi)禍。為了達到目的,他們認為有必要有意識地摒棄所有的快感樂趣,因為他們知道逸樂隱藏著栽人的陷阱,它使人們成為痛苦的俘虜。當(dāng)然,像席勒所說的,我們都誕生在阿卡甸高原;這就是說,我們都滿懷對幸福和快樂的希冀來到這一世上,并且抱著要一一把它們化為現(xiàn)實的愚蠢希望。不過,一般來說,命運很快就降臨了,它粗暴地抓住我們,教訓(xùn)我們說:沒有任何一樣?xùn)|西是屬于我們的,一切都歸命運所有,因為命運不但對我們的財產(chǎn)物品、老婆孩子擁有無可爭辯的權(quán)利;甚至我們的手腳、耳目、臉部中央的鼻子也歸屬于它。無論如何,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會獲得體驗,就會明白幸福和快樂只不過是一層晨霧,我們只能從遠處看到它,一旦走近,它就消失不見了。相比之下,痛苦和磨難則既具體又真實。我們直接就可以感受到它們,用不著幻象和期待。如果我們得到的教訓(xùn)能夠結(jié)出果實,那我們就會停止追逐幸福和享樂,更多地關(guān)注如何盡可能地堵住痛苦、磨難的來路;我們就會認識到這個世界所能給予我們的最好東西,不外乎就是一種沒有苦痛的、寧靜和可以讓我們勉強忍受下去的生存;我們必須限制對這個世界的期望和要求,這樣,我們才能更有把握實現(xiàn)它們。而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歌德青年時期的朋友梅克就認識到這一點,因為他寫道“:我們對于幸福的過分期待毀壞了這世上的一切,毀壞的程度與我們做夢的程度相一致。誰要是擺脫了過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夠安然無恙地生活下去(”《梅克通信錄》)。因此,我們應(yīng)該把對快樂、財產(chǎn)、地位、榮譽等等的期望調(diào)至一個節(jié)制、適宜的尺度,因為正是對幸??鞓?、榮耀排場的渴求和爭取帶來了巨大的不幸。所以,降低我們的欲求是明智和合理的,因為相當(dāng)不幸的生活是輕而易舉的;相比之下,相當(dāng)幸福的生活不僅很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宣講生活智慧的詩人絕對有道理如此歌唱:挑選了黃金般的中庸的人當(dāng)然遠離了寒酸的破窟,也遠離了眾人羨慕的王公宮殿。遭遇風(fēng)暴時,巨松樹頂就在風(fēng)中搖擺,高聳的石塔會沉重地倒塌,高山之巔會被雷霆擊中。賀拉斯誰要是完整地接受了我的哲學(xué)的教誨,并因此知道我們的整個存在其實就是有不如無的東西,而人的最高智慧就是否定和抗拒這一存在,那么,他就不會對任何事情、任何處境抱有巨大的期待;不會熱烈地追求這塵世的一切,也不會強烈抱怨我們計劃的落空和事業(yè)的功敗垂成。相反,他會牢記柏拉圖的教導(dǎo)“:沒有什么人、事值得我們過分的操心?!边€是讀一讀安瓦里為《玫瑰園》寫的格言吧:如果你失去一個世界,不要為此悲傷,因為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個世界,不要為此高興,因為這是微不足道的;苦樂得失都會過去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因為這都是微不足道的。安瓦里《蘇哈里》人們尤其難以接受這種健康見解的原因,正是我在前文提到過的世人的虛假。我們從早年起就應(yīng)該對這種虛假做偽有所認識。很多人的奢華和輝煌不過是門面而已,那猶如歌劇院的裝飾陪襯,但關(guān)鍵的內(nèi)核卻是缺乏的。例如,那些掛起的三角旗、飾以花冠的船只、張燈結(jié)彩、歡呼吶喊、鼓角禮炮齊鳴這些只不過是表示人們歡樂的幌子和門面,這熱鬧表面是歡樂的象形文字。但卻偏偏在這樣的熱鬧場景難以找到歡樂。歡樂拒絕在喜慶的場合露面。它真要出現(xiàn)的話,那一般都是悄無聲息、不作張揚地不請自來;它所到之處都是最平凡無奇、日常普通的環(huán)境、場合,反正它就不到那些顯赫輝煌的場合露面。歡樂就像澳大利亞的金砂:它們分散各處,沒有任何的規(guī)則和定律,找到它們純粹是偶然機會,并且每次也只能找到一小撮,因為它們甚少大量聚集在一起。上文提到的所有熱鬧、渲染的幌子,目的就是在人們的頭腦制造歡樂的假象,促使人們相信這里有歡樂的存在。歡樂是這樣,悲傷又何嘗不是如此。那長長的、緩慢行進的殯葬隊列顯得多么悲傷、凄戚,列成隊列的馬車沒有盡頭。但看看里頭吧!里面都是空的。死者其實是給全城的馬車夫送至墓地的。這幅畫面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人世間的友誼和尊敬!這些也就是人事的虛假、偽善和空虛。另一個例子就是高朋滿座、衣香鬢影的隆重場面。表面上看,人們興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貴的愉快氣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尷尬、無聊才是到場的真正客人。眾人聚合的地方,也就是無賴集會之處,盡管人們的胸前掛滿勛章。真正優(yōu)秀的聚會無論在哪里都必然是相當(dāng)小型的。輝煌、熱鬧的喜慶場面大都只有空洞的內(nèi)核,某種的不和諧總會出現(xiàn),因為這些喜慶氣氛實在與我們那貧乏和苦難的生活格格不入。這種反差更清楚地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如果從表面上看,這些熱鬧的聚會會造成一定的效果,而這就是這些聚會的目的。所以,尚福相當(dāng)美妙地說到:“我們所說的社交 聚會、沙龍是悲慘的一出戲,一臺糟糕的話??;它煩悶、乏味,依靠機械、服飾和包皮裝暫時的撐持?!蓖瑯?,學(xué)士院和哲學(xué)教席不過就是外在的門面,它們似乎是真理的化身;但同樣,真理通常都拒絕在這些地方出現(xiàn)而另投別處。教堂的鐘聲、神父的服飾、虔誠的表情、滑稽的舉動這些都是門面工夫,都是虔誠的假面。因此原因,我們盡可以把世上的幾乎一切視為空心的果核,果仁本身是很稀有的,果仁藏在果核里則更是少有的事。只能在另外的地方找到它,并且通常要碰運氣才行。

第二節(jié)

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我們不應(yīng)該向他詢問那些令他高興的賞心樂事,而應(yīng)該了解那些讓他煩惱操心的事情;因為煩擾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為如果微不足道的煩惱都讓我們感受得到,那就意味著我們正處于安逸、舒適的狀態(tài)了在很不幸的時候,我們是不會感覺到這些小事情的。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為如果這樣做,我們幸福所依靠的基礎(chǔ)就變得太廣大了。依靠如此廣大的基礎(chǔ)才可以建立起來的幸福是很容易倒塌的,因為遭遇變故的機會增多了,而變故無時不在發(fā)生。在基礎(chǔ)方面,我們幸福的建筑物與樓房建筑物正好相反,后者因其廣大的基礎(chǔ)而變得牢固。因此,避免重大禍害的最有效途徑就是考慮到我們的能力、條件,盡可能地減低我們對生活的要求。

第三節(jié)

一般來說,人們最常做的一件大蠢事就是過分地為生活未雨綢繆無論這種綢繆準(zhǔn)備是以何樣的方式進行。為將來做詳盡的計劃首先必須要以得享天年作保證,但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人才可以活至高齡。就算一個人能夠享有較長的壽命,但相比訂下的計劃而言,時間還是太過短暫了,因為實施這些計劃總要花費比預(yù)計更多的時間,另外,這些計劃,一如其他事情,都有太多遭遇阻滯和失敗的機會,甚少真能達致成功。最后,就算我們所有的目標(biāo)都一一實現(xiàn),我們卻忽略考慮了時間在我們身上所帶來的變化。我們當(dāng)初并不曾想過我們并不可能在一生中始終保持創(chuàng)造的能力和享受的能力。因此,這樣的情形經(jīng)常都會發(fā)生:我們埋頭做事,到了目標(biāo)實現(xiàn)的時候,我們所取得的成果已經(jīng)不再適合我們的需要了;或者,我們成年累月為某一工作做準(zhǔn)備,但這些準(zhǔn)備工夫不為人知地消耗了我們的精力,到頭來,我們再也無法進行計劃中的工作了。所以,經(jīng)歷長年的拼搏,歷盡諸多風(fēng)險,我們終于獲得了財富,但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不再能夠享受這些財富了。我們其實就是為了別人苦干了一場?;蛘?,經(jīng)過積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如愿爬上了某一職位,但我們卻已經(jīng)無力勝任這一職位的工作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這是因為我們所追求的結(jié)果來得太晚了?;蛘撸c此相反,我們太遲著手做事情了,也就是說,就我們做出的成就或者貢獻而言,時代的趣味已經(jīng)改變了。新一代的人成長了起來,他們對我們成就的事情不感興趣;其他的人走了捷徑,趕在了我們的前面,種種情形,不一而足。賀拉斯的這些話就包皮含了這方面的意思:為何耗損你的靈魂!它遠遠應(yīng)付不了你定下的永恒的計劃。誘使我們犯下這一經(jīng)常性錯誤的原因是我們的思想之眼產(chǎn)生了不可避免的錯覺。由于這一錯覺,從人生的開始放眼前看,生活顯得一望無盡,但是,當(dāng)人們走到了人生旅程的終點回眸審視一生時,生命卻又顯得相當(dāng)?shù)亩虝?。?dāng)然,這種錯覺也有它的好處:因為如果人沒有這種錯覺,偉大的事情就很難產(chǎn)生。在生活里,我們所遭遇的情形類似于這樣的例子:當(dāng)旅行者邁步走近看到的景物時,景物的形狀與他從遠處看見的并不一樣;這些景物就好像隨著旅行者的靠近而變換了形狀。我們的愿望與這種情形尤其相似。通常,我們最終獲得的并不是我們當(dāng)初所追求的這最終獲得的東西甚至比當(dāng)初所追求之物還要好。還有就是,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選取了某一條途徑追求某一樣?xùn)|西,但卻一無所獲,但在另外的一條途徑反而找到了它。此外,這樣的情形也經(jīng)常發(fā)生:我們追求快感、好運和歡樂,最終卻獲得了教訓(xùn)、思想和認識這些真實、永恒的好處取代了原先那些匆匆的、表面的好處。這一思想貫穿于歌德的小說《威廉麥斯特》,它構(gòu)成了這部著作的基本低音。因此,這本小說是一部思想性的作品;也正因此,這部小說的級別遠遠高于所有的其他小說,甚至高于華爾特司各特的作品,后者只是倫理性的作品,也就是說,司各特的小說只是純粹從意欲的角度描寫和解釋人性。這同樣是“魔笛” 這一怪異、但卻意味深長的象形文字般的作品所蘊含的中心思想。這一中心思想通過粗重的音樂線條和舞臺裝飾象征性地表達了出來。如果在這歌劇的結(jié)尾處塔米諾要占有塔米娜的愿望消退了,取而代之的只是要求進入并且終于進入了智慧的宙宇,那么,這一中心思想就會表達得完美無暇了。相比之下,帕帕堅諾塔米諾的必要的襯托人物得到了他的帕帕堅娜卻是理當(dāng)如此。高貴和卓越的人很快就會領(lǐng)會命運的教誨,能夠順應(yīng)命運并且心存感激。他們會明白:在這世界上我們能夠得到的只是教誨,而不是幸福。因此,他們習(xí)慣和滿足于以希望換取思想和認識。最后他們與詩人彼特拉克一道說出這樣的話“:除了學(xué)問,我感覺不到任何別的快樂?!鄙踔?,當(dāng)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追隨著欲望和渴求、聽任它們擺布的時候,那也只是一種表面工夫和戲謔玩笑。其實,他們內(nèi)心深處卻只是期待著獲得思想教誨。這使他們具有了某種沉思的、天才的和高貴的氣質(zhì)。在這種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這與那些煉金術(shù)士所遭遇的情形一樣:他們只是在尋找金子的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了火藥、瓷器、醫(yī)藥,甚至大自然的規(guī)律。

查看更多